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281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教学 摘要:我们平常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大多只注重说话及黑板等教学用具、教学媒体的运用,似乎不太重视教学中的肢体语言。其实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有研究资料表明,在信息的传达中,说一句话,词语只表达了百分之七的内容,声音占百分之三十八,余下的百分之五十五则来自说话者的姿态、表情和动作这些肢体语言,所以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经过多次实验,得出一个公式:信息资料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人体动作。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互动性过程,教师的喜怒哀乐、举手投足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影响学生学习

2、的情绪,教师微笑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眼神、姿态向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会在数学课上起到激励、强化、交流、暗示等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所以使用肢体语言完全符合听觉-视觉教学原理的客观要求。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那些具体的形体语言呢? 1.善于运用富于变化的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老师上课时的目光应该是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老师在看着自己,在和自己说话。这样学生就不容易溜号,肯定比老师眼睛看着天花板或后墙,自我陶醉要好得多。如果说一种种眼神让学生如沐春风,另一种眼神就让学生如坐针毡。那就是当个别同学上课时调皮时,如果老师专门来制止,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思路不乱,嘴上照讲,

3、采用眼神这种形体语言来解决。以严厉的目光紧盯着对方不放,示意他再捣乱我要发火了,于无声处听惊雷。试想,哪个学生还敢顶风作案。不同的眼神传达出不同的语言。提问时,可向学生投以期望和信赖的目光,对答对的同学报以赞许的目光,对答错的同学一定不能流露出嘲笑和鄙视,而应是鼓励甚至是宽容。 如果说眼神是传达形体语言的最便捷方式,那么另一种方法的效果也不容忽视,那就是适当的时候老师要走下讲台,这样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拉近了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老师是亲切的、是平易近人的,这样双方是更易配合默契。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正疲倦欲打瞌睡,老师的行进式教学无疑是在给学生无声的警示(别睡觉!老师来了) 。而且当有同学

4、窃窃私语时,老师可不动声色地转过去,在他们身边站一站或轻敲一下桌子,此时无声胜有声。由此看来这种行进不仅可以发现和不动声色地处理一些问题,还能让老师放低声音,保护嗓子。 2.用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时可用用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1 一个赞许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无声语言。若恰当利用眼神来帮助教学,常常能收到出神入化的效果。当学生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时,一个赞许的眼神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6的组成时,一个害羞的女孩轻轻的拿起了小棒,缓缓的分成两部

5、分。此时我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她看到了我的眼神,受到了鼓励,接下来她的动作明显的快了,自信了,在后来我的提问中,她也能积极参与。 2.2 一张疑问的脸。演员常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也可用面部表情来增强教学效果。当发现问题时满脸狐疑,学生就会想知道究竟而积极探索。如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开始说我给大家带来了新朋友乘法,可出示课件看到的却是几个连加算式,乘法在哪呢?我也和学生一样满脸疑问,学生都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2.3 一个生动的动作。曾有一个老师在教直线时,从黑板的左边开始,一直画到黑板的右边,没地方画了,他就保持前面画直线的姿势,走出教室。过了

6、一会儿,这位老师才回到教室。学生看到老师这么奇怪的动作都在思索:这是什么意思?非常想知道答案。 3.肢体接触 肢体接触是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又一种肢体语言。学生喜欢与他们亲近的老师,所以教师置身于学生中进行教学活动,比在学生旁边、后面、或坐在桌后的老师,使人更有温暖、友善的感觉。而在与学生谈话或一对一的教学环境下,接近学生的老师,学生会认是喜爱他们、善解人意的好老师。如再加以抚摸头部、轻拍肩膀、背部等,亦能消除隔阂,填补鸿沟,融洽师生关系;有时甚至只要走近学生身边,腑下身子,就会给学生御驾亲征的感动,与抚头拍肩一样,都能缩短师生距离,搭起情感桥梁,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能善用与学

7、生间的身体接近,来显露亲和力及真诚心,相信必能延伸自己的影响力。 随着学生实际的变化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只注重语言教学是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下教育的要求的。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有声语言的恰当运用,又要注重肢体语言的充分发挥。肢体语言作为一门艺术,应充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运用,做就要做到自然得体,像著名指挥家的指挥,能让即使听不懂音乐的人,也能从肢体语言上辨明其意。这样艺术性的肢体语言能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充满艺术魅力的殿堂,我们的学生能不喜欢我们吗? 4.手势动作的妙用 手势动作是肢体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点: 一是辅助口语意义的表达,有经验的教师善用多样化的手

8、势,口中侃侃而谈,两手随着语义情不自禁地做出一些动作,辅助传递信息。这既强化了语义的表达,又给人留下了生动的形象,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二是调控课堂,如当学生有精彩表现时,教师展开双手作鼓掌状,诱导学生共同赞许,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给学生以热情的鼓励;当教师要求全体学生停止讨论,保持课堂安静时,可双手前伸,作下按动作,学生便会心领神会地安静下来。尤其当师生间相处较久、彼此熟悉,手势语的作用更明显:如有的伸出食指,竖立于口唇中部,学生便立刻明白要保持安静;有的紧握拳头在肩膀前用力晃两下,学生便明白是在加油鼓劲。诸如此类的默契配合,增强了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且用形象刺激学生视觉,给学生生动的印象,比口头语言传递的信息更有效。 总之,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肢体语言是辅助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彩屏,教师应充分利用它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诠释自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