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2906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 摘 要:在教学中需要知道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是目的性和针对性、示范性和典型性、启发性和层次性、新颖性和常规性、全面性和选择性相互结合的一种方式,只有掌握好了这几项原则,就能做好数学习题教学的工作,充分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高中相对较难的一门课程,数学和物理一样必须用逻辑思维去认真思考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数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要有原则规律去思考其中的逻辑,只有透彻地明白了其中的原理,才能用一些公式去做一些数学题。 数学是学生比较犯愁的一门学科,但是如果找到了学习的方法,掌握好这门课程也是不难的。 学数学重要的一点是要经常练习习题,多做题能加深对

2、公式的记忆和活跃自己的思维,做的题多了,见的题的类型就多了,对一些习题做起来就轻松自如,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等各种能力。 通过学生做数学习题也能体现出学生对学过的数学掌握的程度,从而帮助老师了解教学的发展进程,对课程做一定的调整,使学生能够全面充分地掌握好知识。 但是数学习题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有的数学题相当的难,学生不易于理解,只是盲目地按着答案的思路去死记答案,起不到学习的效果; 或者数学习题过于简单,使学生做起来产生了厌烦的心理,从而导致学生不愿意做数学习题,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习题可以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老师一定要做好关于数学习题的课堂练习,充分利用好每一道数学习题,起到一定的效果

3、。 一、针对性与目的性统一原则 学生要想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能力的训练,一般都是利用课上的数学习题训练来完成,除此之外很难再找到其他途径。所以,在日常的习题教学解答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习题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统一起来,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各种能力都是靠在课堂中一点点积累而成的,所以在每一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先制定好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方向、目标和内容。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除了需要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进行细致的讲解外,还应该为学生布置好相关知识点的习题,组织学生进行习题的分析与解答的练习,进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记忆。 二、典型性与示范性统一

4、原则 在初级阶段,学生都是以模仿教师的解题方法为主的,在这一阶段,教师选择的习题一定要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理解例题的角度、总结例题条件的方法、分析例题的方向、归纳例题的规律、表述解题过程的形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一个示范作用。所以选择出具有典型性的例题是特别重要的。让学生从例题中学会哪些解题技巧,学会何种思考方法,掌握哪些注意要点,这些都可以通过分析具体例题来反映来实现。有很多解题方法在习题的选择上,都需要注重示范性与典型性。如反证法、函数思想、配方法、方程思想等。例如某教师在进行反证法的习题教学课时,选择了这样一道题:设在50个停车场内,每个停车场有2辆汽车开出去,汽车在行驶到距原停车场最近

5、的另一个停车场时停车,并且保证任何两个停车场间的距离都是不相同的。证明:任何一个停车场中停泊的汽车数都不超过5。 教师在课堂上针对这一题,不断的进行读题!分析题,同时还画出详细的图形图表来帮助学生们进行分析,但是几乎没有学生能看出条件和结论间的联系,并且对结论抱有怀疑的态度,这对学生掌握反证法是非常不利的。造成这样结果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教师所选择的例题不具有典型性与示范性。 三、 针对性与目的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解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一般都是在平时的习题训练中获取的, 因此, 数学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 应多增加习题练习的环节, 将习题训练的针对性和习题教学的目的性有效结合起来, 这样才

6、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是在平时的习题练习中逐渐形成的, 数学教师应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要靠课堂上的精讲, 还要靠课下习题的训练, 学生只有多做习题才能掌握解题的技巧, 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 课堂上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应安排学生课后多做习题, 通过课后习题的训练使之有效掌握教学内容。 例如, 学生在学习对数概念时, 常常忽视底数与真数的约束条件, 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可设计如下习题让学生练习: (1) 在什么条件下,ah=N?logaN=b? (2) 当 x

7、 为何值时, 对数式log(x-1)(3-x) 有意义? (3) 当x为何值时,logx2(x3-2x2+2x)=1。 通过这样的有针对性的习题训练,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对数的概念。 四、新颖性与常规性相结合原则 为了提高学生对解题的兴趣,很多数学例题具备有一定的新颖性,这不但能够吸引学生,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着很大好处,很多习题都已经从以往的常规题目改编成为具有一定新颖性的题目,本身有着重要的教学含义;即使是部分常规题中,其解题技巧也蕴含有一定的常规性和新颖性;这些题目能够更好地展示数学本身的魅力,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新奇而忽视了常规题以及传统常规解题方法,那么对于基础的掌握会产生不良影

8、响,无论是多么新颖的解题方式,都是基于常规方法而建立的,所以科学的结合解题过程中的新颖性和常规性是很有必要的。 五、全面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所谓习题的全面性就是通过题目将数学的形式、解题相关技巧以及相关知识内容全面的展示出来,高中数学题目的形式一般有:选择题、填空题、证明题以及解答题等;以题目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和难度来分类,则可以分为概念题、综合题、基本题以及技能题。新课标的出现使得习题有了更多的变化,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也能够更有选择的空间,然而这样的变化也会给教学带来麻烦,学生面对太多选择的习题没有辨别的能力,什么习题更适合当前的自己,学生并没有概念。所以在选择习题的时候首先要了解教学的相关要求,然后在服务教学目的的基础上选择有多样性的题型,只有习题能够更好地满足全面性和选择性相结合原则,才能够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得以扩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