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315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 摘要: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其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坚持,是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肯定,是实现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应摆在教育的首位。研究越南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不仅可以使我们从中了解越南高校的特点,而且可以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有所启示。 一、越南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沿革 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后,越南社会主义高校体系得以建立并逐步走向完善。历经近70年的建设和发展,越南高校在改革中不断摸索前进,在不同时期中体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民主共和国早期的教育政治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1946

2、1954年) 教育政治化最早开始于胡志明政府倡导的扫盲运动。这是因为在抗法战争中,扫盲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不是一般性的文化识字活动,而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民战争动员。1950年底以及1951年,教育部对全体教师开展“思想教育”。阮文煊指出,教师的思想境界是教育改革能否最终成功的决定因素。对教师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革除殖民地时代的旧思想,因为“目前所有的教师都是在殖民政治下接受的教育,他们对于教育的根本问题的理解并不清晰。”自1951年起,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中。“马列主义”正式成为主要科目之一,马列主义的教学成为各级学校的基本课程,是学校全体师生的政治任务。1965年河内官方出版的越南研究

3、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自建国以来,越南教育发展真正的转折点在于,越南劳动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学校教育中马列主义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训练之必要性。“这种政治和意识形态训练决定了越南教育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对下一代进行政治性和道德培养的过程。学校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室内,它与政治生活和生产劳动联系 密切。” (二)民主共和国中后期高校思想革命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19551965年) 受苏联“解冻”运动的影响,越南爆发了“人文佳品”事件一些知识分子以一些激进杂志,主要是以人文和佳品两份杂志为阵地发表大量批判越南劳动党的领导地位与国家制度合理性的不信任和所造成的社会

4、动荡。越南劳动党在平息负面效应之后意识到,越南面临的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严峻形势,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指导性地位也有所动摇,这对越南无产阶级政权构成了更严重的威胁。因此,在积极着手经济建设的同时,越南劳动党在全国各个领域发起了思想革命,以巩固马列主义的权威地位,尤其是在高校领域的思想革命,更成为重中之重。高校的思想革命将教育的目标设立为:对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显然,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和塑造对党忠诚,信仰马列主义,对马列主义有深刻领悟的同时具备某一专业能力的人。对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途径则以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为第一原则。胡志明对此有十分明确地指示:“要塑造社会主义的人、共产主义的人,我

5、们应重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1963年阮文煊在人民报撰文1963年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指出,促进思想的深刻变化是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中须首先完成的环节。1961年越共中央理论杂志学习刊登了中央委员阮林的文章对青年的共产主义教育,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政治科目和哲学科目在教学科目的核心地位与原因:“对青年的教育当然包括政治、哲学、文化和技术等。但是重心必须放在政治与哲学的教授上面,即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这是因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须首先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由于高校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是以其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目标,因此,无论从课程教学的设计层面,还是从整

6、个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层面,思想政治教育都占据了中心的位置。19551956学年高校发展纲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越南高校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现在,教育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思想教育质量的问题,也就是思想的改造。我们不能脱离思想教育来谈高校质量的改善。思想教育问题是高校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 (三)战时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19651975年) 1965年,越南劳动党要求高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劳动党各项决议和政策。通过高强度的思想政治宣传、动员与教育,劳动党迅速将每一所高等学校变成输送抗美救国革命战士的源头。根据1965年3月的人民报

7、报道,自美国轰炸开始后,越南高校的毕业典礼就变为毕业生集中宣誓保卫党和国家的会场。大学生必须做好“三准备”:准备完成任务,准备克服任何困难,准备与任何敌人进行斗争。后来,随着战争对作战人员需求与日俱增,“三准备”变成:准备参加战斗;准备参军,听从党的号召;准备做任何工作,到任何地方去。 (四)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1976年20世纪90年代) 这一时期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分为两个阶段:民主共和国模式在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20世纪90年代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共和国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依旧是普通高校的首要课程,教育的民族性、科学性和民众性三大原则同样是1976年

8、后越南高校政策的基本框架。高校思维革新的萌芽出现在1991年的越共“七大”。大会首次提出知识与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1992年的新宪法将教育放在了国家优先发展战略的地位。1993年的越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承认了“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必须优先考虑。”这样的思维克服了原先“高校仅仅是思想和文化革命的途径”的陈旧观念,提出高校在人力资源开发环节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将高校推向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 二、越南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沿革的特点 (一)重视高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教育 从越南独立以来,越南高校都极为重视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采取了全国统一的教育政策。革

9、新开放以来,从马列主义理论课的课程名称、课程设置到教材选用、基本内容都由教育部制定,而且都规定为必修课。与此同时,政府对于高等学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教育给予特殊政策支持。越共七大通过的党纲明确指出:“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根据这一精神,越南教育部非常重视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不仅经常性的收集各高校关于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与教学的意见与建议,而且还设有多项招标课题,专门探讨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与改革。 (二)具有本国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经过多年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积累,越南已经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的马列主义与胡志明思想为基础的教育体系。越南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理论课

10、,具有很强的“主阵地意识”和“主渠道”意识,教学改革的意识也比较强。越南高校重视开展以胡志明思想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标是消除“理论危机”,使得越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原则和理论基础具体化。 (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越南共产党要求,必须在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越共“九大”、“十大”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将越共的政策和方针贯彻到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中。在教学中,越南高校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理论性与现实性密切结合,以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积极尝试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 越南高校目前的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手段与方法还不够先进,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正在努力尝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逐渐学习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学习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