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科配合发展和提高学生科技素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351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学科配合发展和提高学生科技素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学科配合发展和提高学生科技素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学科配合发展和提高学生科技素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学科配合发展和提高学生科技素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学科配合发展和提高学生科技素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学科配合发展和提高学生科技素养 培养科技型的人才,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必要途径。培养小学生的科技素养,是培养青少年科技素养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科技辅导员,责无旁贷,使命重于泰山。传统的教育思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发展、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科技创新素质的提高,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让学生走出课堂,做中学、学中做,快乐学习,让科技创新活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 打破常规课堂的限制,让学生走进科技世界 传统的教育思想,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变得安静起来,如果是这样何谈学生的科技意识和能力。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大胆创新、

2、做中学,学中做。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让学生占领课堂;改变教本是唯一教材,学生不再以学会教材为目的,而是以教材为媒介来学习;改变教室是唯一课堂,立足于把大自然作为学生学习的课堂,科技创新活动的乐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满足了不同个性学生创造的需要,从而让学生走进科技创新的世界,将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各科教学中,让学生在创新中成长,在科技创新的追梦中自信一生。 2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 我们学校三至六年级都开设了科学课,这门学科非常适合学生开展科技活动,作为科技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这有利条件。课标强调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

3、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是孩子们成长的地方,是他们熟悉的地方,是他们的乐园。在这片天地里有无数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秘密等着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他们会感受到他们生活在一个不平凡的地方。他们天生所具有的好奇心会在你的点拨下发芽。 结合实际情况,我和学生们一起制定了探索的基本思路 2.1 细心观察,对比分析,了解研究对象特征、生长环境及规律; 2.2 查阅资料,实验测定,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价值; 2.3 潜心考察,深度挖掘,了解研究对象的本位价值; 2.4 总结归纳,形成报告。 3 释疑解难,提高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信心 如何让学生热爱科学、提高科学素养,这就需要科

4、技辅导员付出更艰辛的劳动。学生在学习知识和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疑问和难题,作为科技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帮助他们去解决。例如,在实验教学中,在给固体药品加热时,应使试管口向下倾斜,氧气收集完后要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如果错误,会使冷水回流、试管爆炸,出现危险实验。有个学生提出疑问,硬要老师做给他看看,这种危险实验教师当然不能做,但如何解除这个学生的疑问?这位老师将问题告诉了我,我帮助这位老师用计算机制作了一个模拟实验的课件,几个动画画面展示了事物变化的全过程,解除了这个学生的疑问。 这样,学生不仅排除了心中的疑虑和担心,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5、,为学生向更广阔、深入的探索铺石奠基。 4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学生科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名科技辅导员,应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鼓励学生敢问。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

6、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不断引导学生解答问题。有些问题是老师提出来的,还有的是学生提出的,不管怎样,都要解答。有的学生完全依靠老师,自己不深入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他们用自己的话总结答案。如各种各样的纸将纸进行分类排序,开始同学们不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我给他们于提示,他们就从厚度、吸水性及抗拉力等几个方面把各种纸进行了排序。有的同学还按组进行讨论,再和别人进行交流,归纳结果。 再次,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就是不拘限于已有的结论和见解,而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新结论和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学生的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和辅导员大胆地鼓励与支持。发现学生有这样的潜质,

7、要精心加以保护,并及时予以诱导。如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我发现一位学生想把家庭用电进行改进,改进照明设备,使得门铃和灯能够互相影响,灯亮门响、门响灯亮,既实用,又方便。我觉得他这种想法很好,于是大胆地引导他,并给他提供资料、材料和技术,结果他成功地制造了灯亮式门铃,并获的罗庄区科技小制作一等奖。鼓励学生提问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辅导员和学科教师应在学生中提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独辟蹊径,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作为一名科技辅导员,我们有责任与学科教师配合,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科学无处不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我们要做好科技理念的启蒙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学科学、用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