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368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摘要】通用技术教学在高中已经开展十多年的时间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通用技术很多内容都是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因此,我们创新最为常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结合通用技术的学科特点做了深层次的探索与尝试。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提高中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推进高中通用技术课的创新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通用技术很多内容都是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这部分内容我们更希望学生可以在限定的时间内根据对当前问题、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技术知识、技术能力和技术体验提出设想与方案,在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中,对技术有更深入的思考

2、并逐步形成技术思维。因此,我们创新最为常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结合通用技术的学科特点做了深层次的探索与尝试。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任务驱动(Task-Driven)是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指导的具体教学原则之一,作为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实验式学习。从有意义的学习出发,要求学生通过完成有意义的任务,达到一定的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技能的目标。 (2)行动研究理论。行动研究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

3、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基于以上理论观点,结合通用技术的教学内容和对技术知识的认识规律,我们实验了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为主要结构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如图: 该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三、任务驱动模式的具体实施操作例举(以地质版通用技术I5.4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为例) 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是再创设计新意的最后一节内容,也是技术与设计1的最后一节,知识具有综合性。这节课的主要教学

4、目标是:认识说明书作用的重要性;了解产品说明书的作用与一般结构;体验撰写过程,会写说明书。 课前任务:要求大家搜集一部分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 第一阶段:呈现任务。 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水平,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分解,巧妙的隐含在一个个有趣的任务之中,从一个实际问题或某一个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出发,提出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而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 具体操作如下: 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视频:使用微波炉加热鸡蛋爆炸造成人身伤害的报道,引发学生对产品使用说明书重要性的认识。 布置小任务:简要分析自己搜集到的说明书的结构。 学生

5、通过完成该简单任务,体会产品使用说明书的作用,初步了解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组成结构。 教师总结,呈现本节课的主体任务:为自己制作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提示:任务应比较简单,容易实施,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撰写使用说明书的一般结构,体会撰写过程)。 第二阶段:明确任务。 学生对完成任务有了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教师要引导其将任务进一步剖析,使之明确化和具体化,拟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计划或者实施方案。教师还应创设任务情境,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源、参考方法等,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 例:教师展示典型案例,总结说明书的一般结构:标题、正文和产品标记。其中正文是主体,一般包括

6、设计说明、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内容。 掌握了这些知识,学生们已经跃跃欲试,急切想撰写自己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了。教师进一步指出平时人们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不太注意的地方,提醒撰写时注意问题。引导学生剖析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明确撰写任务。 第三阶段:完成任务。 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将会更好地补充其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问题解决的技巧与方法,从而使任务高质量的完成。 例:学生开始思考、讨论、撰写自己的产品使用说明书。 活动中间,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难和问题,教师巡视,适当做分析和指导。指导过程中,渗透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7、 实事求是。 表达准确。 通俗易懂。 学生针对以上原则,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产品使用说明书。 第四阶段:任务评价。 评价是学习者学习情况回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习者掌握自己学习情况,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当任务完成后,首先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正确引导,修改完善。其次,举行一个成果展示会,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适当的点评。学生通过再次分析任务,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例:让完成情况较好的同学展示他们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大家评价讨论,补充完善。 对于学生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

8、注意事项无从下手的问题,提出为了更好的安全的使用产品,充分发挥产品性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在产品说明书中要涉及技术产品的简单维护常识,激发大家讨论,教师总结一些共性的维护原理展示给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解决任务,既掌握了说明书的有关知识,学会了如何撰写简单产品使用说明书,还提升了自己的技术道德意识。 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和实施原则 (1)任务要现实有趣。我们要以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为素材向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提高其学习效果。 (2)任务要系统有度。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任务要有事可做。当学生明确任务后,就应该在教师的指引下,或通过同学之间讨论,或自己探索来完成具体的任务。 (4)任务要有果可评。评价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可以为教师设置下一任务提供依据。 教学模式创新不是赶时髦,而是结合教育新形势的发展,遵循以人为本和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而创新提高,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不过时,它将完成任务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其目标立足于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开发其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