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3695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应该是孤立的局部的学科改革,而应该从宏观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否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始终是被动的、表面的,收效总是有限而缓慢的。而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语言教学领域,从通识教育视角探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是一个很新的尝试。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界定 首先,就通识教育的性质而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一起构成高等教育,它特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高等教育;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人、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liber

2、al education)的同义词,其实质是对自由和人文传统的继承。 其次,从通识教育的目标看,通识教育关注学生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再次,通识教育的内容所关注的是关于生活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通识教育是科学、人文、艺术全面素质的教育通识教育。 二、从通识教育视角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案 (一)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涉及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大学英语教材的改革。围绕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目标的内涵界定,通识教育视角

3、下教学内容的改革包括以下四方面: 1.设置丰富多元的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改变传统的清一色综合英语类课程的局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四大类英语课程:第一类是基础阶段的“综合英语类”,第二类是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的“技能实践类”,第三类是涉及中外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的“文化修养类”,第四类是商贸、广告、旅游、宾馆、文秘等方面的“实用英语类”。 2.促进跨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加强人文教育,提高文化修养。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学习外国文化,所以外语教学必定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然而,由于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较严重的功利性和应试教育倾向

4、。从长远的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宽广知识面的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懂得为人处世和享受生活的高素质的社会公民的人才目标来看,我们有必要加强文化修养类课程教学,设置一定比例的此类课程,并规定高水平层次的学生必修一门到两门此类课程,对低水平层次的学生,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突出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3.丰富教材内容,突出人文特色,教材与时俱进。编写教材的原则应考虑下列因素,即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文章的题材应该兼顾人文类、娱乐类和科普类,其中以人文类题材为主流。此外,加快大学英语教材的更新速度,缩短更新周期。借鉴 MIT 外语教学的特色,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断补充最新的

5、真实的材料,如热门话题、国内国际时事等联系实际、内容广泛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吸收丰富的知识,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无形中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4.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隐性课程,创建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校园文化。通常所指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被称作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即通常所说的“第二课堂”。我们是在非目标语的大环境中进行英语教学,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英语和外国文化交流月活动,邀请中外名人参与交流,举行英语电影节,并组织各种英语讲座、竞赛和娱乐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用英语交流,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外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地文化,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修养。 (二)

6、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保障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保障体系涉及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评估标准的改革,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1.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大学新生入校后首先参加英语分级考试。根据不同学校大学英语师资及学生整体水平等具体情况,参考学生的英语分级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如,第一层次必修四学期综合英语类课程;第二层次必修两学期综合英语类课程,其余两学期,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选修其他各类英语课程,包括“技能实践类”、“文化修养类”和“实用英语类”;第三层次从入学开始,可直接选修其他各类英语课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修完四学期大学英语课程之后,都能与学习专业英语课程衔接得很好

7、。 2.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合作的英语课堂活动。广受欢迎的课堂活动形式包括小组讨论、演讲、辩论赛、角色扮演、短剧表演、师生对话交流等。根据上一章的调查结果,形式各异的活动,特别是“小组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为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交际和养成合作精神创造了环境,其意义已超出了语言学习的范畴,更在于让学生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学会做人。 3.布置“任务型”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跨文化、跨学科的自主学习和研究。一方面,由于英语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应设计“任务型”活动,布置学生课外完成,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内容方面应考虑跨文化的特色,在方法上应

8、考虑跨学科的特色。如,商务英语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英语推销自己想象的产品,产品可以是实物商品,也可以是旅游产品,甚至是一部影片或文学作品。营销手段可以选择做广告,产品介绍会等。在教师的启发之下,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个性化的创新型的学习和研究中提高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4.建立网络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必要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的优秀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去,建立网络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教学模式。 5.缩小考试成绩比例,加强对平时英语学习的考察。取消大学英语期中考试,不断缩小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加强“形成性评估”的力度。平时英语学习的考察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知识面、课堂活动参与程度、完成小组活动的合作态度和效果、完成学习任务的展示等方面的考察。 6.加强大学英语师资培训。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信息意识、知识、技术等相关培训,组织教研活动,帮助教师结合教学提高信息能力,最终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做到:一方面,教师应该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认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