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高段语文“336”特色课堂.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369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中高段语文“336”特色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中高段语文“336”特色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中高段语文“336”特色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中高段语文“336”特色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中高段语文“336”特色课堂.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中高段语文“336”特色课堂 课改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课改的最大受益人。如何让在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实现有效地、高效的学习?开展特色课堂。特色课堂是理论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根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教学必由之路,更是希望之路。对于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来说,“336”特色课堂将让学生找到“回家”的感觉。 一、“336”特色课堂提出的缘由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要战略任务 “强国必先强教”,“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教育改革发展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二)减负提质必由之路 减负提质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决前些年教育界普遍存在的学生负担过重和“高分低能”等问题而提出的一条具体途径。其具体含义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三

3、)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 新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特点坚持面向每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最核心的价值是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课堂文化的进一步探讨 特色学校建设的基点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依托是课堂文化变革。只有将学校文化真正落实到课堂,学校文化才有依托点,学校发展才有生命力。 二、“336”课堂特色 对于中高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336”课堂体现“四度”特色是学案导航、兴趣带动、先学后导、合作创新。 (一)学案导航,提高课堂自主度 老师、学生每节课知道要干些什么,该怎样教

4、、怎样学,都能“找到回家的路”,不会迷茫,不会出现上了这节课不知道下节课要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去准备。唤醒自主意识,提高课堂自主度。 (二)兴趣带动,提高学生情趣度 三种评价综合激励,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长度、热度、深度。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以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组际评价、组生评价等方式,激发、激励、鼓动为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态度性评价对学生自主合作情感态度进行评价,以聚合、聚情、聚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结论性评价纳入组总评和个体总评,激发学生学习斗志。 (三)先学后导,提高全程参与度 根据学案,当所教的内容是学生自己能够能读懂和自己进行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学生自己去阅

5、读和思考,在课堂上汇报(先学),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我的困惑”)进行教学引导、点拨(后教)。唤醒参与意识,提高全程参与度。 (四)合作创新,提高思维有效度 当学生还不能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独立思考理解它的时候(此内容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通过组织学习(师生)团队共同合作探究,着眼点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扫清障碍,把学生从他的现有发展区引进最近发展区,通过团队的帮助,能获得新知。 三、“336”特色小课堂模式 (一)前置性学习 1.学生提前根据学案自主学习,教师课前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了解学情,备教案。 2.学案内容 教师提前准备好学案,导学案分7个

6、题目 “学习什么”也就是为学生学习本课的目标,为学生怎样去提前学习导航。 “自主学习”是比较简单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已独立思考、独立想办法去解决。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同时也体现学习的层次性、差异性。 “合作探究”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后,如果不能解决,可以与学生、老师、家长共同讨论解决。 “拓展思维”是针对重难点问题所需要学生学以致用的问题,为学生课前留下思考,带着思考进课堂。 “我的困难”是学生在学案中遇到的困惑,需要在课上得到师生帮助解决的问题。 “我的收获”是学生能过课堂学习后,掌握到的解决“我的困惑”中的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记关键笔记的同时,积累解决问题的方

7、法,以后遇到这类题时能运用这种方法去独立解决。 (二)课中学习 1.“3”栏“温故知新”“合作创新”“自主检测” “温故知新”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下铺垫。 “合作创新”学生汇报前置性学习的情况,根据“学习困惑”确定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探究,解决这个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练习检测”运用课堂中所学到的方法迁移解决同类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把这种方法积淀成习惯,达到“石击他山”的效果。 2.“6”步“温故知新”“汇报质疑”“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学以致用”“练习检测” “温故知新”由小组的老师课后在互测中收集的学习过的有价值的题与大家分享,可以测

8、一测、问一问。 “汇报质疑”根据学案,汇报前置学习情况,并梳理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多数学生能解决的,就请能解决的学生当小老师讲解,帮助部分不懂的同学;多数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大家解决。 “合作探究”就上一环节梳理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精讲点拨”从学生汇报中捕捉、提炼、归纳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难之处必讲)。 “学以致用”为了让学生能把刚刚师生团队合作探究的方法得以运用,并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学生立即用所学方法去解决学案中“拓展思维”的疑惑。 “练习检测”运用学得的方法纠错,并修改学案中的问题,独立练习解决相关的问题,巩固新知。 (三)课后互测 1.思考;2.独立出题;3.组内测评。 走在新一轮课改的路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我们关注课堂、关注孩子的成长,为他们明天的成功继续前行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