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小学学校规模与班级规模现状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3755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中小学学校规模与班级规模现状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郑州市中小学学校规模与班级规模现状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郑州市中小学学校规模与班级规模现状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郑州市中小学学校规模与班级规模现状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中小学学校规模与班级规模现状问题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郑州市中小学学校规模与班级规模现状问题研究 摘要:郑州市过快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及人口的高速增长给郑州市现状中小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了郑州市中小学校“超规模办学”“入学难、大班额”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郑州市中小学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的相关数据分析比较,对郑州市中小学现状进行了简单剖析,同时提出了相对的改善措施。 近年来,郑州市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由1999年的222.2万人增加到2005年初的295.1万人。再到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郑州市常住人口已达862.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11.9万人。与如此快的城市化水平的增长相比,郑州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州市

2、过快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及人口的高速增长也给郑州市现状中小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了郑州市中小学校“超规模办学”“入学难、大班额”的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不公平的现状。 一、中小学学校规模现状 郑州市没有对中小学校的发展规模做严格的限制,一般都是根据周边适龄学生的就学需要,学校尽可能多地接收学生。这样一来,某些人口聚集地的热点学校就会出现超规模招生办学而导致学校“大班额”、生均用地不足等问题;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则因为缺乏生源而面临被撤销的困境;同时学校规模混乱也会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根据郑州市教育统计提要2012统计显示,郑州市主城区现状小学平均规模1144人(按

3、45人/班约为25班),普通初中平均规模1515人(按50人/班约为30班),普通高中规模1193人(按50人/班约为24班)。从总体数据来看,郑州市主城区现状学校平均规模相对适宜,但具体来看,郑州市中小学建设的规模大小比较混乱,差异性很大。 由于各种社会因素,郑州市老城区中小学校占地少、班额大、空间分布密集,而新城区中小学校相对占地较大、生源较少,导致郑州市出现学校资源闲置和配建不足两种局面的并存。这也是造成郑州市部分区域中小学入学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郑州市市区小学规模在100人以下的学校有8所,占市区小学学校数的3.7%,规模在100-500人的学校有44所,占市区小学学校数的2

4、0.37%。这些学校主要分布在经开区、高新区、惠济区以及中原区等老城区和城乡结合地区,学校规模小、数量多,存在招生不足的问题,导致学校资源的闲置浪费;而在老城区,教育资源不足,学校实际招收的学生人数超过建校的额定人数标准,学校普遍存在超规模招生的情况。中小学教育设施是直接为居住地人口服务的公益性设施,学校的布点设置应与居住用地在空间上保持着相互对应的关系。但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和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各项功能用地发生了迁移与转变,居住用地在规模、空间上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旧城区内现有的中小学设施布点已难以适应经过改造后的城市格局,而新城区内学校建设的速度也难以跟上居住用地快速扩张的步伐。 规模最

5、大的小学是位于中原区的互助路小学,有在校学生数4816人;规模最小的小学是位于郑东新区的普惠路小学,仅有在校学生22人。规模在540人(按45人/班为12班)以下的小学有53所,占市区小学总数的16.5%;规模在1620人(按45人/班为36班)以上的小学有59所,占市区小学总数的18.4%。规模最大的普通初中是郑州第七十三中学,有在校初中学生数3692人;最小的普通初中是郑州市中原区黄冈学校,仅有在校初中学生61人。规模在600人(按50人/班为12班)以下的初中有22所,占市区初中总数的21.5%;规模在1800人(按50人/班为36班)以上的初中有30所,占市区初中总数的29.4%。规模

6、最大的普通高中是河南省实验中学,有在校高中学生数3354人;规模最小的普通高中是郑州市基石中学,仅有在校高中学生28人。规模在900人(按50人/班为18班)以下的高中有16所,占市区高中总数的28.6%;规模在2400人(按50人/班为48班)以上的高中有30所,占市区高中总数的14.3%。 我们都知道,学校规模的大小对学校管理、学生身心发展、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长远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从长远来看,应合理控制学校规模,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不仅让学生有学校上,还要让学生上好学校。 二、中小学班级规模现状 另外,为最大程度地承接周边适龄学生的就学需求,郑州市许多人口聚集区域的学校都存在大

7、班额现象。这些大班额学校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根据郑州市教育统计提要2012计算,郑州市市区现状小学平均班额57.3人,普通初中平均班额55.8人,普通高中平均班额56.2人,均高于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小学每班45人,中学每班50人的规定。尤其是小学,平均班额高出标准12人。据统计,2012年,郑州市区平均班额在70人以上的小学有39所,平均班额在6069人的小学有63所。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共46个班,有3696名在校生,则该校平均班额也达80.3人,几乎为国家标准的两倍;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创新街小学共43个班,有3326名在校生,平均班额也达77.3人。从郑州

8、市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现状小学约有72%的班级班额超过45人/班;初中约有63%的班级班额超过50人/班。 由于现状学校数量不足,入学需求造成部分学校规模被迫偏大,影响教学质量。除民办学校外,这一情况在老城区和新区都普遍存在。部分学校由于教学质量好,硬件设施齐全而承受着更重的入学压力,造成学生规模偏大,班级数量偏大(部分在40班以上),但是受用地限制,较难再增加班数。规模过大的学校可能会影响教学质量。 而新区部分区域属于城市建设尚未或者正在发展的阶段,作为农村居民点的配套教育设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其规模偏小,办学效益不高,浪费资源等问题。当城市开发建设到该区域后,作为城市居住区的配套教育

9、设施,应当进行改造扩建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另外民办学校由于属于私人管理,提供的是高水平的教育,所以其规模相对偏小,条件较好。对于这类学校应采取基本保留适当调整的措施,使其能有效帮助公办学校缓解入学压力。 三、改善措施研究 1.科学合理确定中小学建设指标 城市新区、老城区学校均要考虑长远发展要求,实行切合实际的规划指标体系,对于现状人口密集地区,以缓解学位紧张局势为首要目的,结合片区建设用地潜力积极支持现有设施进行挖潜改造,保证符合标准的办学规模。 2.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 学校布局既要考虑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要求,又要方便学生入学,合理布局,不给家长和学生带来过多过大的困难。对较大规模的学校可采用总校与分校制,将生源不足、学生人数少、硬件资源较好的学校设为分校,充分利用其资源,由其总校统一管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 3.加大教育的投入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国民整体素质的教育,国家正在逐步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体系之中。目前有些地方因学生入学人数的减少而减少教育拨款的趋势,这与学校规模及班级规模的教育改革相背离。缩小班级规模和学校规模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来保障。要按照充足、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增加对教育改革的投入,提高教育投入的实效性,真正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尽可能好的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