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工作.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3794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工作.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工作 新标准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教育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性,体育课程有着不同于初高中课程的趣味性和引导性,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通过灵活的教育手段来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木点。该文介绍了教育工作中的些许心得体会,以篮球训练为例,更为形象地阐述了观点。 1 小学体育的特点及教育主要手段 1.1 学生的年龄特性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14岁之间,一般来说,一至四年级的学生尚处于智力开发期,五、六年纪的学生已具有相对

2、成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部分早熟的学生已经步入了逆反期。对于前者,重点在于引导,使他们认识、了解这门课,并进一步对其产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兴趣驱使着学生上课时,就能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一旦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体育课就不再只是枯燥的体力课了;对于后者,则应着重技能训练,传授相对技巧性的内容,让学生的水平能够更上一层楼。总体来说,小学生处于多动、活泼、3 min热度的年龄阶段,必须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进行体育教育。 1.2 教学手段 通过上文可以大致得出小学教学的主要手段,即游戏教学与竞争教学。 (1)由于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贴近他们生活的游戏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

3、兴趣与热情度,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机智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会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攀爬、跳跃等常用的运动技巧。同时,游戏本身需要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也是体育课中应当学到的。 (2)竞争教学,即是通过举办小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年纪较低的学生相对而言更喜欢比赛中的争夺,上课时经常举办小型竞赛,如短跑、跳绳等简易的比赛,能将学生的积极性最大化地提高。下文将以篮球训练为例仔细讨论体育教学的意义与笔者心得。 2 体育中的道德意识培养 2.1 团队意识 无论在哪里,团队的力量都比个人大,通过体育教学能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当

4、代的学生大多独生,在父母的赞扬中长大,不屑于与他人为伍的现象并不少见,教师通过游戏或者比赛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这对今后学生的发展也有着莫大的帮助。例如在篮球训练中,一般会分队进行教学,不管是比赛还是日常基本功训练,都需要整个团队的努力,教学工作者应当给予学生的团队意识肯定和赞扬,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2.2 竞争意识 当今社会到处充满了挑战与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可以通过适量的比赛来达成目的,之所以强调要适量,是因为太注重成败得失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本意是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如果误入歧途一味追求胜负轻则造成学生肢体冲突,重则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这就要求教

5、师在竞赛或者游戏中时刻注意局面,以便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 以篮球训练为例说明体育教学中的重点 3.1 动作要领和技巧的讲解 小学生爱玩爱动,耐性不够,单调枯燥、照本宣科的讲解方式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对篮球基本功如运球等方面的讲解,从最简单的手腕拍球开始,很多不感兴趣的学生看到教师示范动作如同自己玩过的拍皮球,会生出一种不过如此的轻视感,进而心不在焉,自然就没什么效果可言,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来把理论知识最大程度地教给学生,以下是几点建议。 (1)语言风趣幽默。用自己的语言来诠释理论知识,加上适当的幽默,课程听起来就不会枯燥。对于小学篮球教育,最重要也有效的方法就是

6、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引导其进入课堂。这要求教师本人开朗热心,富有幽默感,说话方式可以参考讲故事中的提问,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2)树立榜样、以身示范。学生对于能力超群,技术高超的人总有莫名的崇拜心理,教师可以通过简短地介绍雷阿伦、乔丹等人,来给学生树立起一个榜样,并现场表演一段篮球秀,例如花式篮球,来提升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 (3)自编篮球操,效果更佳。通过巧妙的篮球动作组合和精心的编排,把篮球的技术动作加上有节奏的音乐,这样学生在练习篮球动作的时候充满活力,增加了学生的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篮球的兴趣。 3.2 训练目标和内容 (1)适当的目标。教师应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材施

7、教,并提出合适的训练目标,就传球而言,可以根据各队具体情况要求做10组或15组。将目标稍微高出学生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2)训练内容的多样化。在篮球教学中,笔者认为游戏教学与竞争教学可以发挥其最大作用。单一的拍球练习、运球练习让学生觉得枯燥,就可以引入一些小游戏,如跑动传球等,在游戏中有意地加入正规比赛的规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守则意识,潜移默化的教学能让学生记得更牢。 由于小学篮球教学比较业余,可以不像专业运动员一样进行高强度的速度、力量和弹跳力等素质训练,但是在篮球运动中遇到突然起动,摆脱抢位,连续跳跃,争篮板球等情况时,同样需要良好的身体各方面能力素质,因此训练内容除了运球、脚

8、步移动、投篮,还应加入适量的力量、弹跳力等练习。 3.3 纪律性 尽管笔者在文章中一直强调教学中应以游戏教学为主要手段,鼓励教师寓教于乐,但是切不可忽略了纪律和组织性。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让学生认为“上体育课就是自由玩耍”的话,说明教师的工作相当失败,甚至会养成学生的懒散性格,未免过犹不及。 4 热身及安全事项 一节体育课时间并不长,有的教师为了跟上教学进度或者其他原因,会省去课前热身的环节。实际上这是很不科学的行为。热身可以让肌肉、关节以及整个身体都能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为接下来的运动做好铺垫,避免因过度和激烈运动造成肌肉拉伤或者其他伤害。同样以篮球训练为例,在训练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事故,除了课前讲解注意事项之外,教师自身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急救措施,并通过及时调整训练量、纠正不规范动作,选择合适的场地等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小学体育是一门通过锻炼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课程,它的作用更明显地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和今后的发展上。教师应抛弃传统的副课思想,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