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过程细节,优化教学效果.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386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过程细节,优化教学效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视过程细节,优化教学效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视过程细节,优化教学效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视过程细节,优化教学效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过程细节,优化教学效果.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视过程细节,优化教学效果 引言: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尽收学生眼底,是学生的模仿对象。然而,教师在课堂上的重心更多的放在教学进度能否跟上、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等这些“大环节”,却往往忽视了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思维发展、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重要细节,如言语细节、板书细节等。笔者认为,课堂细节决定教学成败,教师只有在授课过程中重视每一个细节,在每一个细节上下工夫,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下面以化学课堂教学为例,讲述在课堂上宜引起我们重视的细节问题。 一、重视课堂节奏的调控,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过程就像是一艘大船航行在知识的海洋上,船里搭乘着一群怀着远大梦想的“船员”,老师是这艘船的“船长

2、”,引领着他的船员驶向希望的绿洲。即是说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学生引导者的角色,是课堂节奏的指挥家。和谐的课堂,节奏松弛有度、收放自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探讨研究并解决问题。笔者认为,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去组织教学,才能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节奏才会顺畅。如笔者在高三复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个内容时设计的教学流程以及教师和学生在每个环节中所担当的角色如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课前先让学生提前预习,回顾高一高二学过的电化学知识。上课时,笔者用多媒体首先展示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分? (2)判断原电池装置和电解池装置? (3)设计常见

3、的电化学装置并进行实验组装、操作、观察现象、分析现象。 (4)根据电化学装置写出电化学反应方程式? (5)利用氧化还原知识,从方程式中判断什么物质失去电子,什么物质得到电子,各自发生何种反应? (6)如何定义正负极?根据总反应分析正负极材料分别为何种物质? (7)根据以上流程总结原电池或电解池工作原理,分析电子移动方向,阴阳离子移动方向。 学生带着这些递进式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此环节教师的作用是提供了一个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第二环节:分析问题 此过程为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索知识过程,每个学生带着问题翻阅教材,查找资料,然后得出初步结论,之后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每个小组形成统一的观点。教师参与到各

4、小组的讨论中并加以引导点拨。 第三环节:解决问题 在此环节中,教师让其中一个小组说出他们的结论,然后教师引导所有的小组来对该小组的结论进行讨论,否决错误的观点,补充不完整的知识,教师再加以总结补充,最后以板书形式列出本节课要点。 第四环节:巩固、拓展、深化知识 此环节是知识的巩固和升华阶段,学以致用,主要通过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对刚才自己探索总结出的知识进行应用训练。教师在此环节中设计的题目应该有递进性,即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适应并过渡。 点评:以上环节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过程,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提供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合作,最终探索出新知识,最后教师对学生探索出

5、的知识进行点评和总结并进行知识的巩固训练。 二、重视化学术语的表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 教师是一个“说”的行业,知识的传输,信息的反馈以及师生情感的交流都需要通过教学语言来传递。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可见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专业术语多,且相似性极高,经常是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如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五同”: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一物质、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再如“氨”和“铵”、“脂”和“酯”等这些读音相同,却代表着不同的物质。所以教师对于化学术语的表述一定要准确无误、科学严谨,若在授课前备课大意或是对于知

6、识细节考虑不全面,那么在课堂上将这些错误的知识表达出来时便会误导学生。 如在讲授有关铝的性质时,因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有老师总结出铝具有“两性”。听起来似乎无可挑剔,学生也易懂易记,但实际上这样的表达是不科学的,是对化学概念的误读。中学化学中的“两性”是针对物质的酸性和碱性而言的,如果某物质既具有酸的性质,如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又具有碱的性质,如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就具有两性。所以能与碱反应并不代表该物质具有酸性以及能与酸反应也不意味着该物质具有碱性。显然根据两性的定义以及铝单质的性质可以说明铝不具备酸性和碱性,因此不能说铝单质具有两性,只能说铝既可以和酸反应也可以和碱反应

7、。 三、重视板书内容呈现形式,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 板书是一节课知识的精华呈现,板书的目的是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但板书并不是简单地将知识呈现在黑板上则完成了教学任务。板书有诸多细节宜引起我们教师重视,如内容要求准确,字体工整,知识重难点突出等。在板书内容的设置上,笔者认为应该因材施教,内容要符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板书内容应该简明扼要,利于锻炼学生思维,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板书内容要求更精细化,以帮助他们学会运用知识。所以对于同一个知识,板书内容可以有多种呈现形式。如对于电解质这个知识板书有如下两种: 点评:板书一属于精简型板书,列出知识要点没有知识应用举例,

8、适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则适合稍细化一些的板书,即板书二,既列出要点也举例说明知识要点的应用,这样可以降低他们的学习压力。 四、重视知识的演绎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一个知识,采用不同的演绎方式,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如对于一些识记性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并非只是罗列出知识即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考虑如何表述该知识学生的记忆效果更好,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在教学中,用类比的方法演绎知识是一个很好的传授知识的方式,如: 判断反应是放出还是吸收能量的依据是对比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则该反应放出能量,当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吸收能量。实践证明,总结出这个结论让学生记忆,学生很容易混淆。为让学生轻松记住该知识,授课时笔者是这样做的:我把反应物比作一个胖子,生成物比作一个瘦子,让学生对比胖子及瘦子的能量大小,所有同学都知道是胖子能量高。再问学生胖子若要变成瘦子是要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呢?学生当然知道是放出能量,进而我再问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时,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学生通过类比得出了正确答案。就这样,把化学知识生活化,在复习时,学生用胖子和瘦子的类比就不容易混淆了。 总之,课堂细节决定教学成败,作为教育工作者宜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