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促进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3887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下促进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融危机下促进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融危机下促进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下促进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下促进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金融危机下促进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对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毕业生地区供求不对称、高校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与用工单位需求脱节、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完善等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政府应将大学生就业工作当作民生工程来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造公平的社会保险体系,同时各高校还应打造特色专业、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据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4.5万人,较2009年的22.9万增加了1.6万。加上2009届未就业毕业生1.7万人,共有至少26万多大学毕

2、业生需要就业。 然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本来就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成为近30年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助于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长远意义。 一、辽宁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在金融危机中,大学生求职总体上变得不再挑挑拣拣。“专业不必对口,报酬没有要求,找个活儿先干着”已成为如今许多大学生的求职理念。2010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4.5万人,较2009年增加了1.6万人,而用人单位的需求并没有增加,这就导致大学生就业成了“高压锅”,尤其是一些贫困家庭的毕业生,求职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根据辽宁省14个市劳动和

3、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各级人力资源市场采集的有效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省人力资源市场的用人单位总需求(即需求人数)为110万人,市场总供给(即求职人数)为124万人,市场需求与供给比为0.88,虽然比2009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但与金融危机前的0.92相比,仍下降了4个百分点(见表1)。 从供求总体情况看,与危机前的2007年相比2009年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社会用工需求人数减少了约20万人,登记求职者数量却只减少了4万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矛盾依然紧张。2010年上半年供求虽有所增加,但增幅并不明显。 (一)从产业需求看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依然是辽宁省人力资源需求最活跃的两大领域。2010上半年,

4、辽宁省批发零售、餐饮等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最为活跃。从2010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看,第三产业岗位缺口近69万人。第三产业已成为辽宁省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 (二)从企业类型看 民营企业和内资企业用工需求最大,2010年上半年以私营和个体经营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和内资企业用工需求达到93万多人,占全省总需求的84.78%。同时,外资企业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消退,人才需求也十分迫切(见图1)。据统计,第二季度,外资企业需求人数为6.4万余人,比上一季度增加了1.7万人。 (三) 从职业需求情况看 不同岗位有“热”有“冷”。根据2010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来看,相比较而言,工科类

5、专业就业形势最好,例如石油装备制造、机械自动化、设计、地质和交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文科类毕业生比如文、史、哲、法,就业相对较难一些,但也并不是没有岗位,只是这类专业的岗位需求与毕业生的实际能力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而且岗位待遇也达不到毕业生的心理预期。 张颖:金融危机下促进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四)从学历层次需求情况看 研究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夹心层”。根据统计数据,辽宁省2010年应届毕业生中,硕士、本科、专科生通过校园招聘的签约率分别为75.3%、90.5%和87.8%。高学历并不等于好就业,特别是研究生,逐渐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夹心层”,就业上显现出尴尬局面。 二、

6、辽宁省大学生当前就业困境的成因 (一)社会层面原因 1.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市场短期供求不平衡。 辽宁省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较为明显的有钢铁产业、制造行业及镁和滑石等采矿业。这些行业是省内高校工科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些行业除了招聘企业数量减少外,有的企业还压缩了进人计划。一些与进出口市场结合得相当密切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因此就业形势受到相应的影响。并且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毕业生明显感觉到企业的门槛提高、待遇降低。 2.毕业生地区供求不对称。 由

7、于历史原因, 我国教育资源较为集中分布在一些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辽宁省的高校也主要分布在大连和沈阳这两座城市。相对于省内其他城市,沈阳和大连的高校毕业生生源比较充足, 需要提供就业岗位的大学生人数也较多。很多大学生在这些城市学习生活了四年, 亲眼目睹这些地方较好的生活条件和较多的发展机会, 不愿意离开。然而, 越是发达地区, 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越大,找到工作的难度也就越大。辽宁省西北地区急需人才, 但是由于待遇较差等原因, 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去就业, 这就造成本来就非常严重的供需偏差进一步加剧。 (二)高校层面原因 1.高校的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截至2010年末,辽宁省共有高校87所,专业设

8、置覆盖面很广。其中,英语、法学、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会计学等专业在省内各高校可以说是“全面开花”。随着省内一些高校由学院级升格到大学级,文科类院校不停地增设理工类专业,而理工科院校则将经管文史类专业作为其新专业申报的重点。一些高校在新专业申报时过于盲从,对本校在该专业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以及未来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考虑不足,直接导致增设的专业缺乏特色,毕业生专业能力较差,就业竞争力不足。 2.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用工单位需求脱节。 目前,很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

9、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然而,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盲目性较强,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个别行业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短期内难以满足用工单位的能力要求。 3.高校就业指导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单一,部分学校未做到全程教学。尽管目前辽宁省各高校大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很多学校并不重视这种基础性课程,仅开设一门就业指导课,专门开设其他如职场礼仪、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学校很少,学生普遍感觉缺乏指导性。二是

10、课程针对性不强,操作性差,往往是“纸上谈兵”。求职对每个学生来说应有专业特点,每个学生也有不同的需求,而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是大班授课,且学时有限,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专业性的辅导要求。通过对沈阳和大连的一些高校进行走访,学生指出他们了解就业知识的渠道往往是高年级学生和互联网,通过课程获得的有用信息则较为有限。 4.就业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就业信息质量的主要衡量指标是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时效性、完整性、适用性等。目前,辽宁省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就业信息基本准确可靠,学生的满意度也非常高。但是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却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 (三)大学生个体层面原因 1.就业意识形成较晚

11、。 通过对辽宁省高校的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就业意识开始于大学三年级,只有不到30%的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就业意识是个体对就业活动的认知,包括就业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就业意识是个体就业计划制订和决策的前提。大学生就业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能否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对其未来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个体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都是在为未来就业做准备,甚至是为未来一生的职业发展做准备,如果完成大学教育就进入就业环节,那么就业意识产生在大三时确实过晚,不利于大学生个人的职业规划。 2.自身竞争力不足。 很多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里被动地接受学校的教育, 没有针对自身培养一些别人不具

12、备的能力, 大多数人能力相对平庸。这样的学生在就业中很难取得优势地位。 3.就业观念和自我定位上出现偏差。 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 在社会需要与客观事物所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关系之间产生一种关于职业与就业行为的观念, 也就是大学生对就业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思想观念。当前有些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念比较淡化, 择业时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工作。另外,一些学生就业目标定位过于理想化,心理期望值过高,放弃到基层或一线岗位工作的机会,使就业范围变得更加狭窄。 三、促进辽宁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将大学生就业工作当做民

13、生工程来抓。 政府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当做民生工程来抓,将其列入当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当中,采取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就业见习基地和创业基地、以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等措施,使大学毕业生在当地走上为国家和人民效力的人生舞台。 2.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完善才能真正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就业, 保护大学生的权益。2010年7月1日,辽宁省实施了我国首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方性规章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进一步规范辽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创业税费减免、基层就业、创业扶持等方面的工作,并明确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高校的法律责任。但对于大量待业大学毕业生, 政府应该尽

14、快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保护这部分人的合法权益, 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3.创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辽宁省西北地区和广大农村的保障制度比起沈阳、大连等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 对于吸引毕业生到这些地区就业就有直接影响。只有建立健全的保障制度、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因此, 重视加强与毕业生就业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逐步探索制定出能充分发挥毕业生人才资源社会效益的保障制度, 才能使大学毕业生人尽其才、充分就业,为大学生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安全网,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证。 (二) 高校层面 1.打造特色专业。除了计算机、英语、经济学等传统的学科专业,为

15、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求,也应在专业设置上不断突破传统樊篱,在教育部的批准下陆续设置一些就业前景较好的新兴专业。例如,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老牌的工科院校,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和市场需求,增设了体育装备工程专业,开辟了省内该专业的先例。另外,针对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较难的状况,沈阳大学开设了法学专业(信访方向),培养学生将来能够在信访、立法、司法和其他行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信访、法律工作,突破了法律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瓶颈。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要积极探索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结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原则,按照服务产业升级、服从市场需求的要求,改革课程

16、设置结构,调整专业培养方向,扩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专业的范围和领域,要允许高校进行双学士学位、灵活学分制、跨专业本硕连读、在校期间见习等各项创新,给学生选择专业自主权,给高校创新培养模式自主权。 3.完善高校就业指导。 辽宁省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研究和改革,进一步突出强调毕业生就业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把提供优质服务放在第一位,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信息,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针对用人单位违约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高校应积极向有关主管部门建议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立法力度,杜绝用人单位随意违约的不良现象,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可靠的法律

17、保障。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帮助毕业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完善自我,增长才干。对毕业生应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明确定位,全面落实毕业生的去向。 4.提高就业信息质量。 就业信息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就业信息工作,既要保证就业信息数量充足、种类丰富,又要在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环节中,不断提高就业信息质量。 建议高校以专业或院系为单位举办小型“双选会”,更加突出专业特质,使信息的适应性较强。另外,高校就业部门以手机短信群发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及时传达相关用人信息,信息的时效性会大大提高。 (三)毕业生个体层面 1.尽早着手就业

18、准备。大学生应从进入高校的第一天起, 就为自己的就业做好打算。根据学校和专业特点,有意向有重点地早做考虑。在完成好自己学业的同时, 做必要的和就业有关的准备, 争取社会实践的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 加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努力进行个人素质拓展,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早做打算,建立起个人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勤奋刻苦,在掌握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意识,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 3.调整就业观念。一是要降低就业期望值,对工作的区域、行业、待遇等方面不能过于挑剔,逐渐认同“阶梯式”就业行为,否则,就会因为对所获得的就业信息质量不满意而放弃就业机会。二是要摒弃传统的“等靠要”的观念,要“送货上门”,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求职意向,主动到用人单位寻求就业信息,增加就业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