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4083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开始阶段,也是学生从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入正式系统化学习的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从无意识的自发学习到有意识培养思维方式的重要时期。小学数学无疑需要学生正确运用思维方式,需要从原来的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逐渐实现转变。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加强小学生的思维锻炼,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来思考,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位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基础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应当明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在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更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

2、运用不同思维方式开展特色教学工作。基础教育中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的目只是为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此外还需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特色培养计划,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当对教材体系进行有意识的调整与编排,其教法以不违背激发学生思考为出发点与准则所在。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可以改善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1.建立逻辑思维方式。数学本身需要大量的逻辑思维,需要运用数字、符号、公式等进行判断、推理等。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对学习其他学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培养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小学生的品格、兴趣和情感等,也就是指智商以外的情商等。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3.养成科学素质。任何学科结论都不能只凭人的主观臆想断定,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数学这门学科也是来源于实践,加强与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学习。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

4、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创设情境,提升数学思维 新课改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教师牵着走、赶着走的被动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其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形成直观的感受,这样才能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才能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比如教师从学生中选择4名学生甲、乙、丙和丁。教师问甲同学“你今年的年龄是几岁?”甲同学回答说“八岁”“同学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么?”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出来,心理不禁在问,老师有多少岁呢?于是,教师继续说“我比甲同学的年龄大了18岁,那么我的年龄是多少岁?”很多同学马上想到用加法10+18=28。然后,教师继续问乙、丙和丁同学的年龄,让学生们找一找老师的年龄和他们的年龄有什么关系。这是减法的运用。加减法虽然是最初级的

6、数学知识,但其中涉及到的思维方式正向与反向,能够让学生身体体验到数学思维的乐趣。 2.在平时的学习与训练中强调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了解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都是从眼睛开始来感知的,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在数与代数中培养观察能力,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观察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了解数字最基本的含义乃是计数与排序,同时,让学生了解人们是怎样利用这些数学知识来为人们服务的,又是怎样不断丰富与发展数学知识的,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空间

7、与图形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是学生了解自然的基础,只有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才会以辩证的思维去了解与认识世界,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充分理解数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质的飞跃。在数学广角的教学中培养观察能力,数学广角是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并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与纽带,是学生认识数学,学用数学的基础,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作用与乐趣,并自觉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3.联系生活,提升数学思维 数学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

8、炼出来的一门科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数学规律就是在生产生活中不断被发现的。因此,新课标才一直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求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创设不同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

9、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4.加强动手,提升数学思维 小学生都喜欢动手制作一些作品。教师可以利用这点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动手与数学结合起来,让形象思维辅助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思维方式的建立。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很多学生认为分母越大的分数也越大。这种思维方式还没有从自然数比较的惯性中摆脱出来,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白,分数是分母越大,分数的值就越小的道理,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掌握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建立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各个概念的不同,扫清未来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三、结束语 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学好数学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样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