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传统美德养成教育.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433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传统美德养成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生传统美德养成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生传统美德养成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传统美德养成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传统美德养成教育.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传统美德养成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不断充实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创新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展现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我校在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两史一情”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提高了广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全面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广大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只看重物质享受,缺乏精神追求;只顾个人利益,没有责任心;

2、对不良现向缺乏斗争性;人格意识不强等现象。 我们曾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他们的答卷令人担忧。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孝敬父母,更谈不上尊敬他人;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不懂得奢侈、浪费是可耻的,而是羡慕那些出手大方,穿戴时髦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喜欢学习和劳动;许多学生厌恶家长、老师的帮助教育等,种种现象表明,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存在着危机,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升华。 二、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所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

3、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感情,良好的民族礼仪的总和,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既是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又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在进行传统美德救育过程中,我们按照天下为公、爱国爱民、惩恶扬善、孝敬父母、尊师敬业、勤劳节俭、诚实有信、立志勤学、礼貌待人、修身养性等10个方面。将我们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美德的谚语和格言编辑成册,要求学生能诵、会背、理解含义,做为座右铭。同时给学生们讲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道德楷模和典型事例。如廉颇的“负荆请罪”,石?F的“大义灭亲”,苏武的“持节牧羊”杨震的“廉洁无私”,孔融的“四岁让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岳飞的“

4、精忠报国”,文天祥的“留取丹心”,范仲淹的“忧乐天下”,杨时的“程门立雪”,顾炎武的“匹夫有责”,戚继光的“英勇抗倭”,郑成功的“土我固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以及孙中山的“克己奉公”,秋瑾的“舍身取义,周总理的“爱国爱民等等。这些民族英雄、历史先驱、革命烈士的崇高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的表现。 我们必须用中华民族在千百年中形成的优秀民族传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从小受到熏陶。形成中华民族独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人格,从而使他们能够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三、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开设传统美德教育课 每周设置1节“传统美德教

5、育课”编入课程表,由学校领导和1名专职教师授课。用学校编写的教材、传统美德谚语、格言小册子,采取教师授课、学生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课后各班召开主题班会。为了抓好落实,每个条目学完以后,学校还进行笔试测验和个人行为考核,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2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我们要求教师要树立传统美德的教育意识,把传统美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备课时要挖掘教材中的渗透点;讲课时要突出渗透点,找到知识与美德教育的结合点;课后要检查渗透点的落实情况,并以此作为评估课堂教学标准之一。我们还要求各科教学互相配合,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传统美德教育。 3.积极宣传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树

6、立典型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传统美德故事固然促人奋进,但最有说服力,最有影响力的还是学生身边出现的好人好事,有些虽然是凡人小事,但都生动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在每个班级树立一个先进学生,在全校树立十个学生标兵。为了搞好这方面的教育,我们还经常利用广播站宣传好人好事,利用黑板报、橱窗报道好人好事,利用报告会、班会学习好人好事,还利用重大节日表彰好人好事。积极的教育引导,使我校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形成了一人有事大家帮,集体有事大家管的风气,有力地促进了校风建没。 4传统美德教育同守则、规范教育相结台 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很密切的联系,两者是一致的,守则和规范是“形”,“

7、美德”是“魂”。学生只有具备了美德,才能执行好守则和规范;而遵守守则和规范),反过来必将促进“美德”的形成。我们在贯彻规范时,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分为若干段,各突出一个重点并紧密联系和“美德”教育联系起来,使学生们通过规范教育活动,真正提高自身素质和美德。 5.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进行行为训练 道德品质是在各种实践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因而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行为训练是一种必要的途径和方法。劳动是创造人类文明的鼻祖,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高尚品德。通过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如组织学生植树造林,维护交通秩序,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和社会政治活动(如拥军优属、助

8、残、环境保护、社会调查等),可以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爱护集体的精神,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光荣传统,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6.传统美德教育和家庭教教育紧密配合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为了改善家庭教育的环境,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讲述传统美德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介绍了外地的教育经验,增强家长对子女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自觉性,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衔接。 总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精华都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所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进一步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其它教育途径整合的时空,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实际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