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程教学拾贝.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445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程教学拾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音程教学拾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音程教学拾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程教学拾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程教学拾贝.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音程教学拾贝 摘要:音程是基础乐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克服这一难点是整个乐理教学的关键,本文将根据本人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通过充分运用生活当中的一些实例,并结合音程本身的一些规律,使这一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得以圆满的解决。从而使音程教学变得易如反掌,不再成为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瓶颈。 音程是基础乐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通向多声部音乐的一个桥梁,学习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从单声部音乐向多声部迈进的艰难过程。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充分利用生活当中的种种实例,拉近学生与音程的距离,再结合音程教学和音程自身的一些规律特点,音程中的许多复杂问题是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的,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2、音程的概念 在基础乐理中,音程之前的所有知识点都是建立在单声部音乐基础之上的。学生对单一声部音乐的固有观念,障碍着他们对带有鲜明多声部音乐特点的音程的认知和理解,尤其是对于音程概念的理解,学生往往是深感抽象与神秘甚至是深不可测的。在讲解音程的概念这一内容时,千万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用自己的头脑代替学生去思考,从而直奔主题,看门见山地去讲,那样只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循善诱,多结合生活当中的例子, 设身处地的消除学生对与音程概念的神秘感才是第一要务。通过细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音程概念的建立其实是借用了生活当中路程的一个概念。比如:从北京至上海是12

3、00公里。把北京作起点,上海作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这段距离我们就把它称为路程。再结合我们音乐当中所使用的乐音,它们之间是有高和低的差别的,那么乐音和乐音之间音高之间的距离很自然地就被称作音程,这也就是音程的概念。通过生活当中的一个实例,轻而易举的就把看似复杂而又抽象的一个音程概念问题给讲透了。继而我们再把路程中的起点和终点喻作音程的“根音”和“冠音”,先后出现的称为“旋律音程”,同时出现的称为“和声音程”, 即具体又形象,无论是从音程的概念到音程的构成,清澈透底,一气哈成。学生们可以说是在非常轻松自如的情况下认识并牢固掌握了,事半功倍。 二、音程的级数和音数 音程既然是乐音与乐音之间的距离,那么

4、计算音程的距离将成为我们下一步学习音程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何来计算音程的距离呢?我们仍然可以借用路程的概念来加以阐述。路程距离的计算通常是以米或公里作为一个单位来计算的,从起点到终点有几个单位这段路程就是几米或几公里。那么音程能不能采取这种方法来计算呢?比较直观的方法就是看音程从根音到冠音包含了几个音级,我们通常把级叫做“度”, 音程中包含几个音级就是几“度”音程,这也就是音程级数的由来。单纯依靠音程的级数是不是就能精准地计算出音程的距离了呢?不是的,我们以3-5和5-7两个音程为例,同样都是三度,但两个三度音程所包含的全音和半音数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音程的音数,两个度数相同的音程,音数如果不同

5、,两个音程的距离也一定是不一样的。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明确这样一个观念:音程的计算必须要有两个因素的参与,即音程的度数和音数,两者缺一不可。这一点是有别于路程的计算方式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路程的计算单位是唯一的,而自然音级中各相邻音之间的距离不是对等的,有的是全音,有的是半音。明确了这一点,音程的计算就应该不成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恰恰是出问题最多的一个环节。原因并不在音程的度数和音数本身,因为孤立地去讲音程的度数或音程的音数这两个概念时,学生掌握起来易如反掌,就像做算术题一样简单。问题的关键是出在学生实际运用过程中常把两个概念混淆。如果能用一种科学而又简便的方法清晰地

6、区分出音程的度数和音数的话,这一章节的讲授就大功告成了,这也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我的经验仍然是借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加以解决。比如生活中我们在说明A点到B点的距离时,常常是以几棵树为单位来描述的。例如:从A点到B点距离是5棵树,但也许是6棵树或者4棵树,究竟是6棵树还是4棵树,完全取决于树与树的间。我们如果把“树”比做音程的度数,再把“间”比做音程的音数,泾渭分明,“树”和“间”就很难混淆了。实践证明经过这样的讲述,学生们再也没有出现过将音程的度数和音程的音数相混淆的问题,立竿见影。 三、音程的名称、性质和类型 音程的度数和音程的音数决定了音程的距离,音程的距离又决定了音程的名称、性质和类型。为

7、了精准地表达音程的名称、性质和类型,根据音程的命名法则,我们还必须在音程的度数前加上“大、小、增、减、纯”等说明性的文字。尽管我们根据一度、四度、五度、八度都是以“纯”来命名,二度、三度、六度、七度则根据其所含音数的不同,分别以“大”和“小”来区分的原则,为方便学生记忆,运用了“一四五八纯音程,二三六七大小分”的顺口溜,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学生不得不面临另外一个难题,就是把计算好的音程,主要是音程的音数,只有通过对照教科书中提供的音程的名称、性质和类型表,才能最终确定音程的“大、小、增、减、纯”等。这样不但繁琐,而且还会给学生增添了大量记忆音程音数的负担。为解决此难题,我利用音程自身的规律和

8、学生们熟读自然音级结构的有利因素,采取了以下方法:即以中央C(do)为根音,分别向上与基本音级中的各音分别构成音程。我们不难发现,从中央C(do)到各音的音程只有两种,而且“非大即纯”。以此类推,再根据音程的扩大与缩小的规律,启发学生:知道了大音程的音数,比之少 音数的小音程的音数自然也就能够推算出来,与纯音程度数相同而音数相差的增、减音程的音数,更是一目了然。紧紧抓住音程自身的规律,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丝毫不用死记硬背就全面掌握了各类音程的音数问题。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学习和掌握音程音数十分方便而又十分准确,并且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音程的确是基础乐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但我们恰恰充分地利用了音程自身的一些规律和特点,顺势而为,通过深入细致的探索与挖掘,巧妙地结合生活当中的一些实例,轻松自如地破解了这一难题。并且把看似枯燥乏味的乐音理论课给讲活了,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乐音理论课的讲授形式来讲,也不失是一种改革与创新,这仅仅是解决了一个理论上的问题。音程教学的实践性很强,音程理论知识要与音程实际听辨练习结合起来,高度树立多声部音乐的概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