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作业设计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4648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习作业设计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预习作业设计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预习作业设计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习作业设计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习作业设计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预习作业设计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堂有效教学成为当前学校和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预习可在课堂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关键在于教师课前布置的预习题的有效性上。我们学校近几年一直在进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索,每堂新课前都要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先预习再上课,下面就将我这两三年在布置预习题的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预习题应提前一天布置给学生 记得当初在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时,他们是将预习题当堂布置给学生,并且专门安排一堂“预习课”用于完成预习课,我们也曾经模仿过,但是在现在的教育形式下实

2、际课时减少了很多,这样做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我粗略估算了一下,物理教材课时和上级规定的初中物理学科课时数,一堂新课配一堂巩固练习课已经很紧张了,绝对不可能再有时间安排在课堂上预习。提前一天布置预习题既可以弥补新课前的作业空缺,又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预习,可谓一举两得。 二、预习题的量不宜过多 初中物理每节新课的内容本来就不多,预习题只要能起到预习重点内容的目的就行,所以也不宜过多。我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只布置六条预习题,每条预习题少的只有几个字多的也就二三十字,只要能起到引导预习任务就行。为什么布置六条预习题呢?因为我们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了六个合作学习小组,一个小组内学习能力

3、好中差的都有,六个问题正好可以随机分配给一个小组来展示回答,这也是我们学校自主合作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我的预习题是让学生自己抄写在作业本上的,字多了抄写困难,这样既节约了成本便于操作,又便于学生保存。 三、预习题的问题设置要有层次性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解决问题的层次也不同。预习题的问题既要考虑一些基础差的学生通过书本能直接找到问题答案,让这部分学生也体会到成就感,也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思维得到锻炼,提一些有价值的思考题。比如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动能我出了一条预习题“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具有能量?运动的物体有能量吗?为什么?请结合日常生活事例说明。”其中“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具有能量?运动的物体有能

4、量吗?”这两个问题即使不理解也能从书上找到现成的答案,是给所有学生做的,而“为什么?请结合日常生活事例说明。”这两个问题是在理解前面概念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的回答,如果能回答出来说明学生经过了思考理解了,满足了对优秀学生思维的培养。 四、要让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大部分的知识点 其实初中物理的大部分知识点对于中等以上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讲,通过看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需要引导,这就要发挥预习题的作用了。预习题的问题要涵盖一节新课的大部分知识点,要让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80%的基本知识点,不懂的问题再通过课堂上小组内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还有各小组间的展示交流再解决掉一部分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还有老师的点拨

5、指导。现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预习题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而且预习题是经过老师精心设计的,有较好的学习导向作用。 五、物理实验如何布置预习题 物理实验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常识小实验,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就可以做的实验,学生可以回家做,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回答,这样的预习题比较容易出。还有一类实验必须要动用到学校实验室的器材才能做的实验,比如研究燃料热值的实验的过程和结论,以前这类实验的预习我们是放在课堂上边做实验边完成的。现在课堂上时间不允许,要求所有预习题在课前完成,我就将预习题改成了实验过程的设计,比如研究燃料热值的实验“看活动12.8,如何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需

6、要哪些器材?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阅读课本实验的叙述,再完成布置的预习题,这样就是不做实验也对实验的过程基本了解了,而且通过课堂上展示回答问题后再做实验,绝对事半功倍。 六、预习效果如何检测 预习效果的检查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检查预习题的完成情况,要批改。当然预习题的批改与课后巩固作业的批改有不同之处,预习题批改重点不在正确和错误上,而在是否认真完成上。完成的程度要因人而异,对于基础好学生要求每条必做,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能找出书本现成答案的题目就可以了,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老师应根据检查情况“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第二部分是预习题的交流展示和点评。这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这也是整堂课的重要环节。首先每个小组用几分钟的时间将组内同学做预习进行交流,然后老师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每个小组重点展示回答的问题,小组内讨论好最佳答案后推选一位代表回答。在一个小组展示结束后,其他人可以自由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争论不下时可由老师做点评。 当然课堂有效教学不是只有布置预习题这一项,还有比如提问设计、学习方式、评价反馈等等,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为课堂有效教学的推进尽自己的一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