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议.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4872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议.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议 摘要: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作者结合高中化学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做法和体会,探讨了高中化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对于突破应试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1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营造一

2、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培养和发挥。 1.2 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

3、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 1.3 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2.积极尝试实验创新 伟大化学家傅鹰先生有句名言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实验是通往化学真的不二法门,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进行实验创新方法的思考和实践。这种做法对培养

4、学生的质疑能力大有裨益。人类的创新思维不会自发的涌现,它需要一种触发的情境。因此为了让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够思如泉涌般的被激发,就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实验创新的理念创设触发情景,在创新实验的情景中发动学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通过选取最佳的实验药品、设想更高效的实验器具,选取最适宜的实验条件等等的不断的完善实验的过程。在大家互相研讨、辩论和互相协作中相互激发创造性火花,构建和谐的学习、研究团队。例如:设计实验求Mg、Cu合金中Mg的含量,若要通过测量Mg与稀HCl反应产生的H2,如何操作?平时装药品先固体后液体,如果这样操作会怎么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认识新思维,从而提高实验能力。当今的社

5、会,无论从事科学研究还是重大发明,离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就寸步难行。因而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对学生之间协同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大力倡导同学之间合作学习,强调全员参与,让每一个学都生置身其中,不盲动、不游离,在彼此交流、辩论中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3.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

6、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奇特的实验现象。例如:一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只分析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

7、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在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一般说来,学生对化学实验都颇有兴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驱使所致,由于观察实验时目的性不明确,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于那些关键设备的主要现象,加之演示实验时仪器小而教室范围宽、学生多,所以他们观察实验并不准确。为此,在可能条件下,教师宜改演示实验成并进实验,或借助CAI软件或光盘、录相带等播放实验录像,尽可能结合并进实验或录像播放,穿插围绕三大原理的系列思考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展开思维训练活动。 4.开展课外化学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化学实践 在美国的高中一般会有企业赞助的一些项目鼓励高中生参与其中,国内虽然没有这样的条件,但可以让学生在课余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老师可以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等进行参观、访问、调查,了解生活中的化学,有条件的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可以项目的实践。例如:浓HNO3受热分解经干燥收集的NO2、O2混合气体,若伸入带火星的木条会复燃,说明什么?很多人会回答是O2造成的,这时我们引导学生想一想O2的含量,学生错误思维就会很快转变,原有思维重组得到结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