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习题的实验化教学的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5317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力学习题的实验化教学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力学习题的实验化教学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力学习题的实验化教学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力学习题的实验化教学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力学习题的实验化教学的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力学习题的实验化教学的探讨 【摘 要】在高中学习阶段,物理是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而在该学科中,力学又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学习、掌握好力学方面的知识,将为学生今后其他物理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进一步强化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文章将采取实验化的教学方法,展开高中物理力学习题的教学,以期提升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高中生的物理力学知识。 前言 众所周知,在物理这门学科中,力学是基础,同时还是物理学和其他学科不懈探究的永恒课题,是高中阶段物理知识学习一个核心,力学部分的知识将延伸至热学、电磁学等其他物理知识1。高中生在刚开始高中阶段的学习时

2、,最初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就是力学。倘若高中生们可以较好地掌握力学知识,且不断积累学习经验,这对今后其他知识的学习,极为有利。但是,因为力学部分是高中物理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还是其中的一个难点所在。高中生在学习力学方面的知识时,往往会有“听得懂老师的讲解,但是在独自完成习题时却无从下手”的感觉。 针对这种情况,对高中物理力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转变力学习题教学手段,是极为有必要的。对此,笔者提出物理力学实验化教学的方法,以下将简要阐述在力学概念、规律、中,实验化教学的具体运用。 1.力学概念实验化教学 要想顺利、快速、正确地解答各种例题,那么首先就必须认识且理解习题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只有这样

3、才能看得懂题目,才知道应当从哪个方向、哪个角度下手,进而解答习题。因此,认识并理解高中物理力学中的一些相关概念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更透彻地认识、理解力学中的相关概念呢?通过实验来强化、巩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力学部分的知识时,都会学习到几种力,即摩擦力、重力等等。以下将以“重力”为例,通过实验化的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重力的认识。为了更为清楚地认识“重力”,物理教师可将一个球随意地抛起,之后,会发现小球跌落到地面,同时教师启发学生:“我给了这个小球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会逐渐变弱,随后会有另一个力,且是向下的,将这个小球往地面拉。”为了更加的直观,可向同学们演示

4、重锤线垂直悬挂,并引导其对重锤线的方向进行密切的观察,且不断开动大脑,最终得到相应的结论:“该力的方向和水平垂直面向垂直,且向下。 2.力学规律实验化教学 不管是在解答哪一门学科的习题时,都应当掌握其解题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其解题效率与质量。然而,在实际学习中,一些学生在解题时未清楚认识解题的内在规律,且认为加大做题量,实施题海战术,就能够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2。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这种做法不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且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 在下图1中,在一根轻质杠上,有2个质量皆为m的球a和b,该跟杆子能够绕着点O,在竖直平面内进行自由转动,且ab=Oa=L,先把这根杆子置于水平

5、,然后由静止释放,在杆子转至竖直方向,请问,对两个球中的a球来讲,机械能守恒与否?如果不守恒,那么这根杆子对a球做的功是多少? 对于这道题的解答具体为:先假设球b处于最低点时所在水平面是参考平面,那么可以得到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是mg2L+mg2L=Lmg+1/2(mv2a+mv2b);再由于a、b两球的角速度一样,即va/vb=1/2,由上述两点可得出va=,vb=2,球a机械能不守恒。由动能定理得到mgL+W=1/2mv2a-0,W=-2/5mgL. 上述例题牵涉到了弹力做功方面的内容,这一内容相对比较复杂,由于杆子的弹力并不一定会沿着杆子方向运动,在无法对其运动方向加以明确的情况下,是无法对

6、其所做功进行判定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则无从下手,且单单用语言描述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可相应地设计实验进行教学。 依据上述例题,教师可依据教室内现有的各种材料,设计实验。一些同学往往会有胶带,因此,向同学们借用两个胶带,即A与B,将其拉长,且系在一起,其中一头抓在手中,另一头水平拉直,然后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然后要求同学们密切观察两胶带的运动情况,可以发现其中的胶带A其抵到竖直位置的时间要早于胶带B,如上图2所示。在胶带朝左移动时,A圈速度方向和OA拉力成直角,因而OA对A圈没有做功,胶带AB段和A圈的速度方向成钝角,那么则表示其对A圈做了功,且是负的;胶带AB段和B圈的速度方向成锐角,那么则表示其对B圈做了正功。教师可通过这种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例题中球a、b的做功情况。 3.结束语 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即力学、热学、光学、电学以及近代物理初步等等,而在此其中,力学部分是其中的基础所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掌握好了力学部分的知识,那么就为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3。本文中笔者试采取实验化的教学方法,对物理力学方面的习题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力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其力学解题能力的提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