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初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5375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初探.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初探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乐学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取得教与学的最优效果。本文论述了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及其作用,同时针对课堂教学,提出创设情境的手段。 物理学的一切理论往往都从观察和实验开始,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实验情境出发,调动学生的感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亲自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现象及问题进行分析。在学生眼动,手动,脑动的过程中,完成“从

2、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一认识规律。例如,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演示实验:将一小灯泡与一节干电池串联成一简单的闭合电路,如图(甲)所示,观察小灯泡亮暗情况。再将同一小灯泡与两节旧电池串联构成简单的闭合电路如图(乙)所示,比较灯泡亮度与前一实验有何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看到:当两节旧电池给小灯泡供电时,小灯泡反而变暗,这跟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是相矛盾的,头脑中充满了疑问和不解,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好奇、疑惑,从而点燃起思维火花,激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强烈的认识

3、需要,产生急不可待想获得有关知识或尝试一下自己能力的愿望,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引入“力的分解”一课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用细线系住一重锤,留出两个线端,老师问:“用一根线提与用两根线提相比,哪一种情况线更容易断?”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用一根线提!”老师不动声色地用一根线颤颤巍巍地提起了重物,故意举得高一些,学生的心跟着悬了起来,而接下来用两根线稳稳地提起重物的时候,学生的心放了下来,脸上露出轻松的表情,以至于老师不断增大两根线之间的夹角这样一个细节动作,学生毫无防备,突然间线断了!学生异口同声地发出了“啊!”的惊讶声。思维自疑

4、问和惊奇开始,这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提出如下问题:“怎么两根线提反而断了呢?一开始就断吗?什么时候开始断?为什么会断?”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思维冲突,进入了愤悱状态,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蓄足了力量。 三、创设虚拟情境 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声形再现、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物理过程、微观、宏观世界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虚拟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各种器官的参与,提高学习效率。如牛顿第一定律中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无法用具体的实验演示。但运用多媒体动画能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伽利略的推理过程。再如对?涣由涫笛椋?可让学生观察?涣由涞亩?画模拟实验,呈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5、,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原子结构奥秘的兴趣,积极分析实验现象,猜想、推理原子的结构情况。 四、创设活动情境 在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但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形成了人人参与,多向交流的学习氛围,以跃跃欲试的亢奋心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建立新概念,既能比较容易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又符合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完成了学生认识上的飞跃、思维上的深化。例如,在学习“机械波”一课时,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是教学中难点,特别是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的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在介质中往前传播两种运动的和谐统一,更是学生理

6、解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学习难点,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活动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分组表演“人波”,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对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机理有了真切而深刻的认识。 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学习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设法让学生带着好奇、带着问题进入教材,以顺应的心态去游览新的学习天地,然后让学生带着余味,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教学实践证明,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教师在不同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就可达到优化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教学情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教师要潜心研究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从学生和教学内容出发,选择合理的方法,适时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