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探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5841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探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探究 摘要:诗歌是用凝练的语言表达特殊的人物意象、深远悠扬的意境等特征,诗歌是最能表现作品价值的文学形式。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的解读,除了加强学生的文学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诗歌的意义和文本解读含义的阐述,探讨在教学上诗歌解读的不足之处,最终讨论出相应的对策用来改善这些不足。 关键字:高中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 诗歌是作者用凝练的语言表达特殊的人物意象、深远悠扬的意境等特征,诗歌是最能表现作品价值的文学形式,是展现自己的生活的一个方式。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难点,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诗歌文本解读更

2、加是一项挑战。 1.文本解读的概述 1.1 文本解读的含义。文本解读,指的是通过文本作品字词意思、组织结构、层次安排、写作手法、意境感情等多方面,深入细腻地进行阅读,充分地阅读理解作品中简单的文字材料,提取出更多的信息。并且在这个丰富文本的过程中,将自己代入,调动自己的联想能力在脑海现场重演,最后通过想象能力了解作者的情感。 1.2 文本解读的方法。 1.2.1 细读字词。要想做好文本解读这件事情,首先要从字词开始。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章,一篇作品的组成离不开字词。对于学生了说,经验阅历不足、语言和情感理解不到位,常常导致学生在初览文本的时候,无法正确解读,常常模糊意会文本。所以要解读文本,

3、先要引导学生细读字词。 1.2.2 细节推敲。解读文本的第二步,是推敲细节。所谓见微知著,就是从小见大,从细微之处品味全文。词语的重复出现,短篇文本词语的留白,文本中出现的特殊标识,突然出现的转折,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这些细节,需要学生反复推敲,挖掘出里面的深层意思。 1.2.3 掌握结构。如果说字词是文本的单位,那么结构就是文本的支撑。文本结构连接了文本中的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可以说是通篇文本的布局、脉络走向和思路。所以文本的解读不能忽视对结构的掌握,只有把握好对结构的了解,才能对文本整体有更高度的认识。 1.2.4 发挥联想激活想象。文本的解读需要的不只是从表面的枝节去了解,更

4、需要你发现章节背后暗藏的思想情感。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后,我们要懂得品味文本。发挥你的联想,激活你的想象,在细读品味的过程中感悟文字背后的潜藏意义和思想感情。 2.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2.1 用应试教育的标准解读诗歌。高中语文教学向来有着重视分数忽视情商的情况,许多老师为了应试教育,盲目追求学生考试高分,因此老师在进行诗歌文本解读的时候,往往倾向于按照考试答案的标准照本宣科,强行将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想被束缚。为了冲刺高分,往往对于学生在诗歌上面的学习,更倾向于背诵抄写套用,不愿意花更多的课时给学生自己独立进行诗歌解读。这导致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为了考试学

5、生通常会盲目套用标准答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2.3 教师解读过于详细没有重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文本解读对于教师的文学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教师对于诗歌的解读也只是流于表面不深入,那么在向学生讲解诗歌的时候,就会为了全面过于详细,过于冗长的讲解过程会导致整个诗歌教学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主次不分,没有侧重点的学习。那么就无法真正理解诗歌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就无法深刻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改进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的对策 3.1 诗歌教学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诗歌是沉淀了多年历史的艺术,对诗歌文本的解读需要阅读者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文学水

6、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课程的涉及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文学水平、认知思维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在诗歌文本解读中由表面看到深层,由简单带到复杂,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在理解诗歌字词的字面意思后,能深入理解诗歌内包含的情感意境。 3.2 培养学生对诗歌解读的兴趣爱好。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诗歌的时候,习惯性对每个字词详细的剖析,这种详细的解读方式导致诗歌的学习变得乏味无趣,无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去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将自己代入诗歌中学习,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去体味诗歌,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刻的认识。 3.3 朗读诗歌促进语文课程生命力。朗

7、读是阅读诗歌的关键,无论老师的教学多么新颖,设计的活动多么新奇,诗歌的学习都需要学生从初次朗读了解内容再到反复朗读感染情绪的过程。学生在诗歌的学习中,应该主动朗读,大声朗读,反复朗读,这样才能将诗歌的内容深刻印入脑海中,代入作者去感受诗歌中的感情和意境。不管是古代私塾还是现代课堂,朗读都应该是促进课程学习的一个方式,琅琅读书声可以促进课堂生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4.总结 诗歌是作者用凝练的语言,展现自己的生活的一个方式。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难点,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诗歌文本解读更加是一项挑战。本文通过对高中教学诗歌文本解读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得出对改善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诗歌教学的对策。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提高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课程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够共同发扬想象能力,提高审美体味,让诗歌教学焕发出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