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6081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数学新课程要求教师通过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本文着重从问题情境创设教学,论述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探讨创设问题情境的常见策略及应遵循的原则. 新课程 问题情境 合作探究 现在,教育界已普遍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往日单纯的传授知识已转化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了,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都已向素质教育转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去主动探索,发现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

2、动力来自于对该学科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就能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做到以“趣”激学。下面就简单地谈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一、创设情境的必要性 我们看到许多课堂都有这样的倾向先创设一个所谓“情境”,再钓鱼式地引出问题,然后就将“情境”抛在一边,直接去解决“问题”了。“情境”其表,“灌输”其里,实际上,还是一个观念问题。 这就要我们反思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我想不是,“情境”作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

3、部分,其价值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 2、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 3、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 4、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数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处于探求新知的起始阶段,教师一般先将设计好的课件,挂图或实物等给学生观察,让学生在这情境中发现问题,发现数学问题,发现今天要研究探讨的数学问题。因此

4、,情境的创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能围绕本课节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来进行,否则,再好的问题情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也是徒劳的。 2、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表现形式必须新颖、奇特、生动,对学生要能产生吸引力,能激起学生对此事的关注和兴趣。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比较关注“好玩、有趣、新奇”的事物,如游戏、故事等;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事物和任务更感兴趣。例如在学习“可能性”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玩摸球游戏,通过数次,甚至数十次的摸球,学生尝到了摸球游戏的快乐,更主要的是获取了可能性大小的规律性,体验了数学之美妙。 3、参与性原则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5、,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去理解和掌握,而不能单纯的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数学问题情境”活动化,让学生亲自投身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例如我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将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直到无法对折为止。猜猜看,这时报纸有几层?请用算式表示你对折出来的报纸层数。同学们研究的兴趣被激活了,纷纷把报纸对折起来,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4、障碍性原则 数学问题情境中所产生的问题要具有一定难度和坡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造成一定的认知冲突,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新知的实际应用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以出现一些多余条件或缺少必

6、要条件的情境,让学生收集、整理一些相关信息,以及分析、取舍一些相关信息,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境创设的常见误区 1、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 如果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2、枝节横生的“现实生活” 情境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能让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提出带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让学生不断建构新知识,保持思维的持续性,真正做到让学生一直参与课堂,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绕圈子的所谓情境实

7、在多余而繁琐,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3、多媒体呈现的“实验操作” 创设情境一味注重于使用多媒体,以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其实,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多媒体。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用多媒体电脑生动地演示用等底等高的圆锥杯向圆柱杯中倒三次水,恰好倒满的过程。但我想,如果这里,让学生先自己亲自动手量一量,理解会更加深刻。可惜的是,多媒体的使用,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于学生,只能是隔靴搔痒了。 总之,情景创设要让情景创设服从教学内容,既要有“数学味”,又要有“应用味”,服务于教学目标,服务于教学重点,情景创设只是一个手段。通过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努力提高各种情景创设的效率,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体验,唤起情感,激活思维,更好地学习。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使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化到自己的需要,从而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