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6331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的教学方式与观念,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让学生的思维在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跃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教师沿袭着这种观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权威,是课堂的主角。时代发展到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今天,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改革。教学改革,教师是关键。新课

2、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我们对新课程的认识绝不能停留理念的层面,应大胆进行学习、研究、探索。 一、先学后教,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1)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用发展的目光来看现在的时代,创造性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语文教育本来就缘自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前如死水一潭、活力不再的“灌注式”语文教学弊端肢解文章的分析、纯知识的训练、纯技巧技能的强化,学习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境地,对新时期教育是极不利的。应把握新的课改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年级“闪亮登场”的机会,来更新我们的思想,转

3、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武装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丰富我们今后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2)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为“先学后教”式教学方法。学生先学,然后教师对学生先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实际情况,这样教师才会明白当前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有了这个起点,教师便于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一堂好课,犹如画家画花,独画一枝,留点天地,让欣赏者去遥想;像诗人作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能够较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

4、精神。提高教学效率。这里,教师只是启发、引导,该导时导,当讲处讲。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二、分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语文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需要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分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取长补短。一般每小组由4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发言者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同时也可以多种小组形式出现。如把学生进行配对,一个程度高一点,一个程

5、度低一点;或者一个擅长口头表达,一个擅长书面表达等的同学组成“同伴”。通过小组的互相帮助,使成员不再有置身事外的感受,积极参与讨论,可以在每组中确定一个发言人,总结本组各成员的回答。这样分组更能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学会独立欣赏文学作品。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和口头总结别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即兴演讲能力;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从而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教师在授课开始时精心设计新课的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别具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

6、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始。这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调动、感染和熏陶,也就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课文进行阅读和探讨。 (2)注意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及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探讨。语文课上,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看谁对教师的提问能给以准确的回答,看谁对文章的内容记忆得快,如此等等,由学生来解决一切问题,老师给表现好的同学加课堂表现分给以鼓励。 (3)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 总之,语文课程改革既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又为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关注课程改革,学习、思考、研究新课程,积极主动地参与新课程改革中,我相信,中学语文课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的绚烂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