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养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6408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养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养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养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养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养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养成 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从提升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这一要求出发进行了初步的论述,提出初中数学教师要具有善于灵活运用教材,掌控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探究实践,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等几个方面的能力。 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在各阶段学校各学科教学中大力的推进和广泛的实施,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新型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技能,获得优秀教学成效,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贯彻实施新理念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初中数学教师能力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努力的工作方向,更成为当前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新实施的新课程标

2、准指出“教师要成为新理念的贯彻者和执行者,要将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自身教学能力,实现教师知识教学和学生能力教学的有效提高,为学生学习进步提供充足的外部动力和推动作用。”本人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进行了一些尝试,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具有以下方面的教学能力。 1 善于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 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根本性材料,是学习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纲”领性素材。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总导演”,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根据新课标要求编的数学教材,改变了传统的知识编排方式,更加着眼于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等方面,将不同层级学习能力的训练作为重点贯穿在全书始终。新

3、教材更加重实践、重训练、重启发诱导、重理解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更加重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互助和机体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教师就必须牢牢抓住教材这一最根本的要素,能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明确、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掌握和应用,能对教材内容的章节、知识点、学习的重点、难点、教材内容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内容的关系等方面能做到心中有数,能在备课和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实施。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全面地熟悉新旧教材的变动情况,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要

4、遵循“三个阶段(引入、活动、规范巩固)、四步循环(放导研创)、落(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操作)乐(愉悦的心情,和谐的氛围,成功的感受)贯穿始终”的结构和教学目标的 “三维性”要求,合理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善于以教材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删减,调整和变换,认真搜集归纳整理相关材料,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发挥主导作用,带领学生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发现、探索和运用新教材知识的能力,带领学生走进教材,用好教材,掌握好课程标准加强的内容和新增内容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同时,要根据新教材内容的灵活

5、性,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教师可以在准备过程与课上施教过程中充分的开发教材,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知识能动性的作用,实现教师选用教材、资料,特别是分析运用教材的开发能力的提升。 2 掌控课堂教学过程的能力 教育学研究证明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进行知识学习、技能培养、观点碰撞、品质养成,共同提升和发展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起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和知识接受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中介,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尺讲台,尽显教师本色”,教师教学能力的优劣,教学成效的优劣都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具体、客

6、观地显现。因此,教师在进行有效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有效载体,抓住教学过程的关键节点,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教学,提升对整节课的综合调控能力。在教学引入的过程中,要体现“活”,也就是要有技巧性。新课的引入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引入新课时可以采用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向,提出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直观演示、探索、发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课的引入时,先让学生解答一元二次方程方面的习题,了解各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之间的关系,为学习其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在重难点知识教学时,要体现

7、“准”,也就是针对性。教师在准确掌握知识重难点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创造“欲知未知,半生不熟”的意境,暴露思维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引导学生对照比较,促使学生的思维跳跃、同化,引导帮助学生去“想”问题,实现课堂中难点知识的有效化解。在巩固练习教学上,要体现“实”,也就实效性。课堂练习作为学生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也是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教师可以通过选编制错找因的选择题或判断正误题,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可以让学生编选变式题,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化,增强学生对知识前后联系的认识。在进行课堂小结时,要体现“全”,也就是全面性。要针对不同

8、学习层次的学生,对本堂课内容、重点、关键等方面,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为学生以后需诶明确方向和努力的目标,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力量。 3 激发学生探究实践的能力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践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世界、增长才干和能力的有效手段。实践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诱导学生参与学习,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题目多观察;对抽象的概念、典型的公式,解答的思路,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等多思考,教会学生进行问题探

9、究的基本方法、步骤过程、探究要求、是、结果归纳,从而达到共同探索,共同实践,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讲解抛物线的内容时,教师向学生出示“已知抛物线y=a(x-t-1)2+t2(a、t是常数,a0t0)的顶点时A,抛物线y=x2-2x+1的顶点是B。”的条件,接着向学生提出 “(1)判断点A是否在抛物线y=x2-2x+1上,为什么?(2)如果抛物线y=a(x-t-1)2+t2经过点B,求a的值;这条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和他的顶点A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试说明理由”的探索问题,教师这时让学生自主解答问题,学生在解第一个问题时,发现只要首先求出A的坐标,然后代入抛物线y=x2-2

10、x+1中,该等式能否成立,就可得出答案。学生解答过程如下解抛物线y=a(x-t-1)2+t2的顶点坐标为A(t+1,t2)。因为当x=t+1时,y=x2-2x+1=(t+1)2-2(t+1)+1=t2,所以点A在抛物线y=x2-2x+1。在探究第二个问题时,学生发现可以通过将其带入y=a(x-t-1)2+t2求出B的坐标,从而确定a的值。可以通过首先求出两个交点和顶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问题的结果。这种通过让学生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动手解题过程中实现学习兴趣和解题能力水平的提高。 4 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11、源泉,具有求异思维的能力是具有良好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志。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转变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的旧教学模式,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提供学生进行思维的时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互换的动态中,充分鼓励学生能够发现、提出、解答不同问题的创新思维、个性和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认识教材,挖掘创新素材,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进行二次的创新探索,做到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辨证统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教育家第

12、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因此,教学中可以采用榜样激励,前景激励,参与激励,表现激励、竞争激励,成功激励,表扬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提升。如在讲解“已知四边形ABCD中,B=ADC=90?埃?AB=2,CD=1,A=60?扒?BC的长。”问题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解答,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若按常规解法,可考虑将BC置于一个三角形中,可连结AC,得到直角三角形ABC,B=90?埃?AB=2。但A=.60?罢庖惶跫?没有的体现?U馐茄?生发现可用补形法进行解答,将BD连结起来,延长AD,BC,设它们交于E点,补形得到CDE和ABE,则得出E=30?埃?然后根据条件C=120?埃?CD=1,通过之间的数量关系,便可顺利求出BC边的长。 总之,具有多种良好教学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要在新课标要求下,进一步优化教学思想,提升教学水平,将提升学生学习技能和培养良好学习品质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和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意的探索和创新,为新课程理念的不断丰富献出一份光和热,为学生学习、生活、情操的全面发展不断的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