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及成因分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6556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及成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及成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及成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及成因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及成因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 要: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期中的当代大学生群体,其行为习惯在新时代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对武汉市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调查归纳出了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特征,并分析了其深层次的原因。 一、问题的提出 行为习惯是人们言行、品德的相对稳定性和一贯性,受个体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的支配。改革开放至今,社会为大学生营造了优越的成长环境、良好的教育氛围和广阔的发展机遇,使他们具有了科学的知识结构、全新的生活观念、敏锐的思维方式、强烈的竞争意识和不断探索的勇气及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在社会和家庭的呵护下享受着较为丰富的物质生活,然而也面临着精神上的压力和困惑。 当代大学生在全家宠

2、爱于一身”的环境中成长,自我中心意识强,崇尚自我,张扬个性,但相对缺少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我们旨在一种宽容的环境下,引导大学生在对行为习惯作出选择时,善于实现结合,并在结合中严格、准确地把握尺度,努力做到兼容和互利。 二、研究方法 在校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包括宏观的社会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和微观的个体层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该文采取问卷调查方法,研究者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且比较重要的进行研究,在生活习惯方面调查了作息时间、早餐饮食、体育运动、消费取向和电脑使用,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调查了学习计划、课堂学习和课外扩展,在社会参与行为习惯方面调查了社团工作、社会实践、人际交往、志愿服务和时事关注

3、,在职业与规划行为习惯方面调查了总体规划与规划方向等。 本次问卷调查以“青年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以武汉市在校大学生为例”调查问卷为依托,确定选取600份样本进行研究。调查地点限定为武汉高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了3所一类本科院校、2所二类本科院校和1所三类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每所学校发放问卷100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力求问卷对象的全面。问卷回收后使用Excel2007和SPSS13.0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三、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性别分布 此次调查抽取样本的性别分布为男生46.31%,女生53.69%。 (二)院系分布 此次调查中人文社科类和理工类两类

4、院系分别占比31.72%和68.28%。 (三)年级分布 样本的年级分布情况为:2010级(大学一年级)占比25.92%,2009级(大学二年级)占比24.34%,2008级(大学三年级)占比36.78%,2007级(大学四年级)占比12.96%。 (四)家庭规模 调查样本中,家庭成员为1位、2位、3位、4位及4位以上的分别占比0.74%、1.48%、27.83%、41.56%、28.39%。 (五)父母亲教育程度 四、调查结果与成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行为习惯表现与特征 1、社会主导价值观影响弱化,选择趋于多元化 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和思潮交织,社会主导价值观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趋

5、于弱化,直接影响大学生行为习惯多元化并出现困惑和迷茫。接近10%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活很无趣,闲暇时候不知道干什么”,而高达40%的学生有“心有抱负,但很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感受。 2、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带有不一致的特征 在校大学生许多基本的价值观念和表现出的行为习惯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调查中,在体育锻炼方面,多数在校大学生对大学中开展的“阳光长跑”活动表示非常支持和赞同,认为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但是能够认真践行的实属少数,超过半数的在校大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足半小时。当行为习惯悖于自己所想,约20%的人意识到不对,但无奈于习惯了,无法改变自己,而7%的人认为无所谓,得过且过。

6、3、社会参与意识增强,态度更加务实 当今大学校园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丰富多彩。调查表明,只有4.34%的在校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学校社团,13.35%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当代大学生重视实际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积极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挑战类比赛。接近40%的在校大学生参与过勤工俭学或者兼职,而参与此类有偿服务的主要目的还是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提供经济保障。这种务实也体现在市场经济时代“讲求回报”这一点上。当代在校大学生有爱心,愿意奉献,但同时也关注自己能否从中得到实惠。 4、学习目的倾向于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招生、就读、毕业分配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各大学纷纷扩招,大学

7、生面临的竞争压力陡然增大,因而他们更关心如何使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倾向于满足市场需求,接近半数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读研究生的意义在于硕士文凭能够使工作更有保障,40%的人希望通过大学学习使自己成为学会为人处事,适应社会竞争。 5、消费行为心理复杂,结构呈现多元化 大学生消费能力提高,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除了基本的生活学习消费,上网、通信、恋爱、交际等方面消费增多。大学生追新求异,追求时尚,追求完美,唯恐落后于潮流,手机和电脑拥有率高,网络和通讯消费支出增多,在诸多其他电子产品的消费上开支大。与此同时,不少大学生追求时尚与名牌,不断更新手机品牌和款式。不仅如此,在服

8、饰、发型、服装、生活用品等方面,大学生中都不乏“追新族”。另一方面大学生消费行为方面存在储蓄观念淡薄问题。许多大学生存在盲目消费和冲动消费倾向行为。 6、对社会动态关注有限 大学生多数不会对离自己还有一段距离的时事抱以过多关心,但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和即将踏入社会的身份又让他们难以放下对这个世界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关注但有限的现状。当代大学生崇尚自我,张扬个性,正在由传统的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变化,更多时候关心切身利益但不理会社会事务。而在当代大学生关心社会事件的时候,也不再像以往大学生一样以主人翁的身份,而是更倾向于旁观者的姿态。 7、希望成功,人生目标的理想主义成分多 开放自由的全球化时代,机遇越来越多,无数成功人士的奇迹激励鼓舞着大学生。与此同时,大学的专业的更深层次的教育大大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提升了其知识水平。大学生对个人的人生规划更上了一个层次水平,萌发了更高的期望。许多大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专业知识研究学习,获得更高的学位。也有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跃跃欲试,希望可以创业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此同时,大学生对社会现实和激烈的竞争机制未有深切的把握,因此在人生目标的制定上存在着较多理想主义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