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素质培养结构分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6845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素质培养结构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校教师素质培养结构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校教师素质培养结构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素质培养结构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素质培养结构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校教师素质培养结构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对大连大学3550名大学本生关于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素质结构的调查分析,探讨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素质表现特征,构建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的素质结构,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素质结构理论、高校教师的自我提高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供理论参考。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教师素质 “素质”一词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术语,也是现代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本文所研究的教师素质指的是从事教育活

2、动的特殊群体高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的心理品质。 1.2教师的素质结构 (1)师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应分为“师道”和“师德”,师道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总体道德要求,具有外在性、统一性和一定的强制性特征,不以教师的个体意志为转移,师德是已内化到教师个体心理结构中,实际制约教师个体职业行为的心理品质,具有内在性、自觉性和个体特性特征。” (2)知识 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背景性知识是指除特定的学科知识以外的交叉学科、相邻学科、新兴学科等学科知识及条件性知识。 (3)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

3、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构成。一般能力是指人完成某项活动应该有的基本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在某些特殊领域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2.研究的意义 2.1实践意义 (1)通过对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可以为高校教师的自我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2)通过对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为高校教师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提供理论帮助。 2.2理论意义 研究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可以为进一步完善关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素质理论提供依据。 3.国内外研究概况 关于对大学教师的素质研究主要集在大学教师的职业心理品质,未来教师的

4、理想风格,当代教师的理想形象,未来教师素质的理想模式,大学教师良好的素质表现等等。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教师的道德素质、创新素质、教师的业务素质及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道德素质表现在: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献身教育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热爱教育工作,有很强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创新素质表现在:教师的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教师的业务素质表现在:教师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科研能力。教师的心理素质表现在:奋发向上的理想,对教育事业的执着,饱满的教学热情,严谨的治学风格,对学生热爱尊重,乐观人生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顽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助人为乐,心胸博大,心境愉快,情绪丰富,兴趣广泛。

5、良好的教师素质有助于教师威信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于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及优秀教师、理想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多见于对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及对中小学分科教师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其中理论研究主要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另外还有人提出了未来教师素质的理想模式是全能型教师,指出全能型教师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永恒价值的基础能力。第二、具有发展价值的扩展能力。第三、具有高效价值的创造能力。第四、具有职业特点的“临床”实践能力。还有人围绕“让问题学生喜欢教师”进行了研究。这个研究主要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不真实的预言引起的心理效

6、应理论,提出了要使“问题学生”喜欢教师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要用情感来感化学生。 对学生喜欢不同学科教师的研究,目前研究的对象为中小学教师,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受学生欢迎教师的特征表现。 在教育史上,中外教育专家、学者通过对理想教师的分析,对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学生家长的调查,提出过不少有关教师素质的见解。 古罗马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昆体良对教师问题作了精湛的论述,他提出教师应具有全面的素质。首先,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叩言即行的人。其次教师应有广博的知识,应该是公认有学问的人。他提出了教学应适度的原则。他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在深入观察、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

7、的分量应当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以防止学生的负担过重。他主张教学应当明白易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防止事事依赖别人的坏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思想的创造性。 德国“师范教育之父”第斯多惠以历史上或该时代的哲人为榜样,提出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标准:(1)要有日尔曼人之气魄;(2)要有赫别尔(17601826)之快活;(3)要有莱辛(17291781,德国著名诗人、批评家)之锐才;(4)要有斐斯泰洛齐(17461827,瑞士著名教育家)之热忱。(5)要有奇尔利希(17801811)之明晰;(6)要有萨尔兹曼

8、(17441811)之能辩;(7)要有莱布尼茨(16461716,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之学识;(8)要有苏格拉底(B.C.469399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之智慧;(9)要有耶酥基督(B.C.4A.D.32,救世主)之博爱。 美国教育家克伯莱认为,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具备7种品质:(1)健全的知识;(2)专业的准备;(3)强健的身体;(4)健全的人格;(5)生活的经验;(6)社会的了解;(7)正确的教育哲学。 关于教师的心理品质方面的研究,国外有研究(PAUL D.EGGEN,DONALD P.KAUCHAK,1988)认为不同教师的个性特征以形成教师的代表性特征,并且研究教师群体在不同类

9、型的学生身上所起到的不同作用。研究数据(卡宁哈姆,1975,亨特,1974)表明,不同类型的教师的教学在同一类型的学生身上所取得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关于学生期待的教师形象的研究,前苏联乌克兰心理科学院教学心理实验室曾对学生要求教师应具有的重要品质进行调查,学生提倡最多的是善于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讲课;对待学生公正和客观;渊博的知识;组织才能;善于维持纪律;平易近人,善于了解学生;热爱事业;遇事沉着,与人为善;彬彬有礼;待人诚恳,关心别人;有自我批评精神;乐观、认真、机智、信任、坚定。 4.理论建构 本研究在综观国内外学者对教师素质及素质结构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连大学3550名大学生

10、关于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素质结构的调查结果的分析,吸收和借鉴叶澜教授对教师素质的划分方法,提出关于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的素质理论建构。由于本研究所涉及到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素质比教师素质内涵小,内容范围更集中,因此将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教师的素质结构分为:师德、知识和能力。 这种划分方法主要基于以下方面考虑:本研究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测教师,学生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主要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为衡量标准的,因此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素质结构的每个维度反映的内容应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具有个体性的特征。而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到教师个体心理结构中,实际制约教

11、师个体职业行为的心理品质。它具有内在性、自觉性和个体性特征。”它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行为特征表现出来。而教育观念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都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不同程度地反映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因此师德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结构的三个维度(师德、知识和能力)中的一个维度从内容逻辑上比教育观念更合理。而结构是事物的组合方式或模式。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教师知识的组合方式和能力的组合方式,因此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不同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知识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能力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都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从对教师课堂教学发生作用的角度考

12、虑,知识和能力比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含义更确切。 归纳起来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素质结构主要遵循三点原则:一是结构本身的逻辑性、二是结构内容的相对完整性、三是反映结构维度的变量的可操作性。 5.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的分析 前面已经介绍了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的设想是在借鉴和吸收国内著名学者叶澜教授对教师素质结构的划分观点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角度即:结构本身的逻辑性,结构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及反映结构特征变量的可操作性方面对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站在大学生的角度,目标集中在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方面,由此形成了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的理论构想。本研究由于所取的样本是地方高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是否能较好的反映其它高校大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同时本研究并不否认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素质结构的说法,应该说,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素质结构的构成要素的很多方面都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只是构成素质结构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或所站的角度不同、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考虑问题的对象、范围等制约因素不同而已。本研究只是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素质方面对教师素质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