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6906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中国下一代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本文首先指出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制度、家庭、社会三方面分析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独生子女作为一组特殊的人口群体已大批出现在社会上,估计目前已超过5000万人。”1如何教育好这一数童庞大的人口群体一直是人们普遮关注的问题。家庭是人生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位置特殊,但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

2、上的准备,因而带来一些值得探讨的新问题。 一、当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对于独生子女,父母过多的照顾,事事都包办代替,结果养成孩子四肢不勤、不爱劳动、懒惰、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的不良习惯。过分的纵容,使孩子成为家庭中的“支配者”,什么事情都依顺孩子,甚至孩子提出无理要求,也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逐渐养成孩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任性、专横、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习惯。过分的保护,把孩子封闭在家中加以严格控制和保护,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长当成了拐棍,一步也离不开。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降低了这一代人的素质。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从吃到穿

3、,从里到外,事事替孩子办好。2 (二)忽视了孩子的自身需求与个性发展 许多家长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以为孩子只要能得高分就一定能成材。对孩子的成绩实行奖惩措施,他们用金钱和物质刺激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种不注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只关心孩子学习的家教方式,既不符合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 孩子能否成才必要的财力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独生子女的家长们认为自己只要舍得投资,就会有收获。于是不惜耗费重金和精力,为孩子请家教,买参考书、辅导书,钢琴类乐器等。在孩子很小时,家长们就迫不及待地花钱投资帮孩子选择了书法、绘画、音乐、作文、英语等兴趣班,家长们也不辞劳

4、苦地迎往接送。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从小就受到心灵和身体的摧残,不少孩子厌学,逆反心理重,小小的年纪就被磨损了灵性,失去了童趣。 (三)忽视对独生子女的道德培养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日异,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学历加名牌,而是人的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但不少家长们仍然按照个人经验和普通惯例,认为智育是孩子成功的唯一途径,而对孩子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思想志向、兴趣爱好不闻不问,完全忽视对孩子思想品德培养。家长们不让孩子担任班干部,不准参加双休日的公益劳动和学校的演讲合唱等文体活动,一味地安排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生怕一些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孩子的学

5、业。甚至有些家长认为知识学多了,道德品质自然就好了。 (四)忽视了父母与孩子间感情培养的重要性 当代著名女作家池莉说,“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实质上是家长变得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懒惰了。”3她的话说得比较尖锐,但也一针见血。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家长忙于事业工作,有的家长忙于声色玩乐,有的父母感情破裂离异。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些家长都没有多余的精力陪在孩子身边,只能把孩子留给老人或保姆,出于对孩子愧疚心理的一种补偿,他们只能在金钱上尽量去满足孩子。这种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出去的教养方

6、式,对孩子的损害不会立刻呈现,但孩子不会白白作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麻烦。 (五)忽视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的使用 在我国,自古以来父母责打子女,都被认为是一种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且有“棒打出孝子,惯养忤逆儿”的说法,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为人父母者沉湎其中难以自拔。家庭暴力事件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是人类的悲剧,它对儿童的影响足以波及到他们的终生。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棍棒教育或许可见效于一时,但却是以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为代价的,栋梁之才可能由此夭折。教育家苏霍姆

7、林斯基说“用大声叱责(家庭中还有拳头)教育出来的孩子,失去了感觉别人最细腻的感情的能力,他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周围的美,他非常冷漠无情,毫无怜悯心,在他的行为中有时会出现往往是人身上最可怕的表现残忍。”4 二、产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制度原因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通过国家办的“统考”为有才华的非特权的平民百姓开辟了一条可能通向名利和荣华富贵的殊途。现今中国也通过累似科举的高考来选拔人才。然而高考存在着一考定终身,考试形式单一,录取模式并非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缺乏一定的工作性和合理性。特别对中国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同样是家中的独子却不能像有权有势有钱的家庭中的独苗通过权钱交易去获得保送等上

8、大学的机会,因而大多数孩子只有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使自己脱颖而出。随高校扩招而来的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家长们对大学的追逐演变成名牌大学,这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分数教育的变奏。加上众多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在衡量人才时,始终把人们的学历水平看得很重,而且把学历、文凭和人们的晋升、晋职紧密联系在一起。越是名牌大学和高学历的人,越可能有好工作和较好的物质待遇。 (二)家庭原因 1、家长的素质低下 (1)思想意识上的愚昧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由于中国的经济还不够发达,教育重视程度和普及不够,未达到预期效果。在我国文盲、半文盲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2俗话说“愁生不愁养”、天下无不

9、是父母。那些担任着家长的文盲和半文盲们,根本意识不到科学育子的意义。很多家长们认为家长的话是绝对真理和圣旨,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作为家长不用加强自身修养。 (2)自身经验的局限性 家长自身通过父母的教育,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怎样教育子女,掌握了一些培养孩子的能力。祖辈们怎么教育我们,我们就怎么教育下一代,不能正确的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甚至使用错误的教育方式。 (3)知识、观念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在新的世纪,知识更新和信息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孩子掌握的知识和信息量往往比家长掌握的更多,涉及面更宽。而许多家长还未认识到这一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去提高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注重更新观念,

10、更新知识和技能,沿用旧知识、旧方法来教育孩子,仍然一如既往地维护自己的家长威严和尊严,却早己被孩子所不耻和看不起。 2、家庭的结构不完整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昔日稳固的家庭日益受到一定冲击,越来越来多的家庭解体了,中国单亲家庭逐渐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单亲家长们总是忙忙碌碌从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忽视了对孩子教育问题。一般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方面本身得不到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又缺少至亲的兄弟姊妹倾吐心声,往往在身心等诸多方面受到创伤,出现了人格不健全或心理扭曲,甚至发展成为社会进程中较为特殊的“心理畸形人”。孩子在缺乏亲情和温暖的环境中往往容易形成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性格,进

11、而与社会产生对立情绪或出现心理障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而大部分青少年犯罪的人主要来自于家庭成员残缺的家庭。 (三)社会原因 1、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竞争越来越激烈,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了。家庭成员往往是各忙各的;家长们为了生计,忙于充电、赚钱和工作;孩子们忙于学习和各种考试,使一些人的家庭观念淡漠了许多。家庭成员相互之间感情交流却越来越少,相互理解也更差。 2、迅猛发达的网络的冲击 当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以始料未及的速度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网络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环境,并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适应社会的指导,而这些是家长难

12、以做到的。然而,青少年儿童从电子媒介中也学会了许多他们这个年龄段无需懂得的东西。在新兴的网络面前,青少年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足,道德自律行为和意识淡薄,容易产生网络特别自由为所欲为的感觉和冲动,进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独生子女本来伙伴就少,又没有兄弟姊妹,孩子们感到心灵受到伤害或心理压抑时,对于没有时间、地域、年龄、背景等诸多方面限制的网络来说几乎成了孩子们的一个主要且他们认为很好的宣泄渠道。为了有效地控制孩子,对待孩子上网的问题多数家长采取的是禁止和打压模式,结果常常适得其反。 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新教育观念和科学教育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辐射和渗透到我国社会生

13、活的各个领域,家庭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必须随着时代对家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应该是观念上的变革,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崇尚科学、民主、平等的时代,家庭教育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家长们要有现代的教育观念,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孩子的智力发育,也应注重孩子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特别是综合实力的增强、现代观念的培养,使家庭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其次,在教育方式上,要摒弃娇宠型、专制型、放任型,与孩子民主、平等的沟通交流。既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也不能太过于溺爱孩予而放任自流。另外在平时的教育过程

14、中,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一致,率先垂范。 (二)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在各方面的要求都特别高,特别是对施教者的素质要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初的、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就是父母。因此,家长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并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教育子女。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家庭教育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培养智商情商、心理品质优秀的子女,家长本身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要努力使自己具备明朗、达观、善良、坦诚的心理素质。家长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高

15、低的重要因素。5为了家庭教育的顺利开展,家长也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以便更好地为子女提供必要的教育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联合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其成长、成才的影响足最深刻、最长久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家庭和学校几乎构成了青少年全部生活空间,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和谐,甚至糊互冲突,不仅会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严重的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甚至导致犯罪。因此,家长必须和学校联系沟通,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融合,确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向一致,优势互补。家长应该学会借

16、助学校丰富的教育知识和资源、丰富的教育观念,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改进家庭教育,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四、结论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历史责任。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说到底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兴趣与能力、方法的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有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美玉,想把它雕刻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如果把孩子比作一块美玉,那么,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6因此,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更是对未来社会负责,中国当代“独生代”的父母们,重任在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