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7441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摘 要:高职教育不应仅仅是对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培养,而应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提升。本文从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就业为导向,确定具体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会计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凸显通识教育地位、创新会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着重会计诚信品格塑造、构建适应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五个方面,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 通过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

2、020年)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学习,意识到高职教育不应仅仅是对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的培养,限于对某些具体的、给定的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进行职业训练,培养高级技师,而应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提升。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培养和造就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 1、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就业为导向,确定具体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1)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 为了能使会计专业开办得更好,紧扣岗位需求,紧跟岗位能力的变化趋势,了解本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我们深入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培养目标的确定进行了充分调研。调研活动主要采取走访用人单位、发放调查表以及对毕业生进行回访的形式;调查对象涉及工业、金融业、商品流通业、建筑业等行业,单位性质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A.各行业单位对会计人员职业资格要求的调查分析 由调研数据显示:100%的被调查单位要求会计人员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职称,可

4、见上述两项职业资格是会计人员从业的基本要求,可将其视为职业准入资格。同时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中级会计职称和高级会计职称的要求也比较高,分别占78%和36%,可见用人单位比较关注会计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鉴于2006年国家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增加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因此部分被调查单位还鼓励会计人员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其他会计类的执业资格考试,提升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B.各行业单位对会计人员基本职业素质要求的调查分析 通过各行业单位对会计人员基本职业素质的要求进行调查,对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为:诚实守信品格、工作态度及责任心、业务能力(包括工作经验、学

5、历要求、职业资格、专业知识、熟悉法规、计算机知识等)、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文字组织能力。 C.会计人员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调查分析 通过各行业单位对会计人员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调研显示:100%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核算能力和报表编制分析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岗位职业能力。现代企业运作的基础是资金,作为会计人员除了进行日常的业务核算外,还需要管好企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用好企业的资金,为此87.18%、83.12%和65.26%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税收申报与筹划能力和结算业务处理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重要岗位职业能力。同时16.67%的被调查者认为统计业务操作能力是会计

6、人员应具备的岗位拓展职业能力。 (2)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对接和融合 根据调查,考虑到长远利益,必须从现在开始理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促使二者之间互相开放,注重融合,形成一个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赋予学生更多自我选择、自我提高的广阔空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包括积极进取与开拓创新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急剧变化和竞争的能力、良好的协作和交流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7、 2、整合会计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凸显通识教育地位。 制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设置课程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确定未来会计职业必需的能力;其次,将这些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落实到每门课程的详细的教学计划;再次,在课程的实施中强调这些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最后,强化课程的过程管理,完善课程评估与考核体系。使课程成绩从以往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综合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与期末考试表现的“形成性评价”。进一步优化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构建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和同行评教等多主体课程教学评估体系,增进生师互动。 会计准则会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而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

8、素质使学生能够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理解会计准则调整变化的内涵,并理解这些调整变化之所以发生的文化背景和环境背景。因此,会计所需的能力不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更宽泛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该融入专业教学中。 3、创新会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的教学应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原来的科学思维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形式,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如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师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恰当地运用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寻求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来组织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更加宽厚的知识基础,更加实用的能力培养,还有更加灵秀的头脑、正确的人生态度、开阔的胸襟、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格和一生做人的道理,这些必将给财经学子带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