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师范非音乐专业音乐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7625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师范非音乐专业音乐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职师范非音乐专业音乐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职师范非音乐专业音乐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师范非音乐专业音乐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师范非音乐专业音乐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师范非音乐专业音乐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音乐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在发展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特殊功能,音乐教育对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课程所发挥的作用仍然难以企及,而非音乐专业的教育表现中尤为突出。笔者通过教师访谈与学生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570位非音乐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创新音乐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以及策略。 近年来,音乐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得到认可,在高职教育中亦逐渐受到重视,但由于音乐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占有率

2、小,此外,高职院校与专业艺术院校的极大的差异性,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以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为对象,开展形式基本以选修课、校园艺术活动等方式的开展。因此音乐教育既是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核心,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提高自身的感受力与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未来的高职教育实践中,音乐教育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定位?如何在体制与政策上保证音乐教育应有的功能?在非音乐专业中应该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创新?这些问题都成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问题还缺少理性的分析与研究,导致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尚未形

3、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因此,系统地对高等教育非音乐专业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对于高职教育整体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2。 音乐教育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尚未体现出音乐教育应发挥出来的作用,影响其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自身条件差异、课程设置欠缺科学、教材匹配度低、音乐教师课堂作用、软硬件设施配套不足等方面,同时也体现了我国高职院校对大学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尚未准确得认识到。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现状,掌握高校对音乐教育的开展情况,作者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为大学生进行

4、了一次音乐知识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70份,收回问卷570份。 1 调查数据 调查对象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以定额发放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一共发出570份,回收有效份数为570份,回收率达100%。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生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对音乐课程的学习状态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包括学生对音乐教育课程的态度、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偏好以及音乐教育课程上的收获等项目,经过这些项目的调查,基本上能够反映出目前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的学习现状。 调查问卷一共设置了单选题9道,多选题4道,汇总数据如下: 单选题: (1)你在中学阶段就读的学校属于:城市(42%

5、)、乡镇(58%); (2)你在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前有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有(100%)、没有(0%),如果有,你认为这些音乐教育对你音乐素养的提高:作用很大(48%)、作用一般(50%)、没有作用(2%); (3)你喜欢音乐吗?:很喜欢(91%)、比较喜欢(9%)不喜欢(0%); (4)你会识谱吗?(简谱、五线谱均可,不论程度):会(3%)、不会(97%); (5)你会演奏乐器吗?:会(4%)、不会(96%); (6)你一般通过什么方式获取新音乐?:网络推荐(88%)、朋友推荐(3%)、电视剧电影或者广告的配乐(9%); (7)你对现就读学校所开设的音乐课程满意吗?:满意(30%)、一般

6、(39%)、不满意(31%); (8)你认为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当中开设音乐课程?:非常必要(99%)、无所谓(1%); (9)你认为有必要学习音乐专业知识,加强自身音乐素养吗?:有必要(96%)、无所谓(4%)。 多选题: (1)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a.中国传统音乐(11%) b.西洋古典音乐(11%) c.流行歌曲(100%) d.中国戏曲(3%) (2)你希望在音乐课上学习到什么内容? a.音乐基础理论知识(79%) b.音乐表演技能(93%) c.音乐作品欣赏(76%) d.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音乐知识(13%) (3)在音乐课中你喜欢哪种上课方式 a.欣赏(42%) b.讲授(89%

7、) c.实践(55%) (4)你希望通过音乐学习 a.掌握音乐基础知识(38%0 b.掌握音乐表演技能(90%) c.提高修养(92%) d.能够运用音乐知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创新(77%) (1)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基础普遍薄弱。从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得知,100%的受调查对象均在大学教育之前受过相关的音乐教育,笔者设想,这些音乐教育无非源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音乐课。从问题1、问题2、问题4、问题5当中体现出,尽管他们从小已经接受过音乐基础教育,但绝大部分的同学没有获得音乐教育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因而他们的音乐知识基础十分薄弱,致使仅有3%的同学不同程度的识得简谱或者五线谱。其中能够有4%的同学会演

8、奏器乐,包含了从小接受培训的以及大学期间自学的吉他。影响他们音乐基础普遍薄弱的另一个原因还包括,学生从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超过一半的学生来源于乡镇,乡镇教学资源与城镇教学资源相对比略显落后,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 (2)非音乐专业学生对音乐有强烈的学习欲求。从调查问卷中问题3、问题7、问题8、问题9、问题10的调查数据体现,绝大部分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音乐有着相当强烈的学习欲求。100%的学生都会不同程度的喜欢音乐,他们会通过网络、电视、朋友推荐等多种方式听音乐、了解音乐,99%的学生认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音乐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他们认为目前学校所开设的音乐课程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大多学生

9、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加强自身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能够很好地加强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此外,通过多选题1可以体现出,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流行音乐的广泛流传,100%的同学均表示喜欢流行歌曲,但对中国传统音乐、西洋古典音乐表现出喜欢的同学仅有11%,仅有3%的同学对我国传统戏曲表达出喜欢,这样的数据足以表明,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十分匮乏,并且知识面狭窄。多选题2、多选题3、多选题4体现出,大多学生对音乐课程设置有明确的倾向性,他们希望能够通过音乐教育课程学习掌握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90%的学生有很大的表演欲望,他们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掌握一定的音乐表演技能。授课方式他们希望是多管齐下,不仅仅局限于肤浅的欣赏,

10、通过老师讲授的方式,融合欣赏,通过实践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3 非音乐专业音乐课教学现状 (1)学校课程设置体现出高职院校对音乐教育重视不足。据了解,目前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音乐教育课程,但在课时的安排、课程的类型以及音乐实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通过咨询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在课时安排上,基本上高职院校每周开设的音乐课程课时相对较少,大多为每周2个课时,较少的院校会每周开4课时,甚至更多,这充分反映了目前高职院校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 (2)课程设置欠缺完整性以及系统性。事实上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它既重视基础理论、音乐鉴赏、表演和器乐技能的培养,同时也重视实践能力的训

11、练。但目前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未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课程体系缺乏完整性以及系统性。 (3)音乐教师授课方式传统老套,缺乏互动。即使开设了音乐教育课程,课程本身也存在问题,课程单一陈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此外,学生选择余地小,所开设的课程对人数有明确的限制,这样就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普及面。而过往的所有的课程学习过程中,侧重于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的锻炼。老师在课堂教授过程中,形式呆板,千篇一律采用讲授,课堂缺乏互动。 (4)教材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学效果上,同时也通过教材呈现。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在选修课方面基本不定购教材或者采用全国通用的公共教材,这样极

12、大程度上限制了针对性。针对不同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而编制的教材,能够使得教学效果有更好的体现。 4 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方向与策略 基于对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基础上,如何创新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最根本的、最迫切的解决方法就是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因素,从社会、家庭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打破传统常规的教学模式,构建一个科学、合理与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 4.1 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教学模式所要改革和创新的方向 所有课程的改革重点,大多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如何更

13、大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至今未有很好的例子。有学者指出“多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工作,但成效并不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至今仍统治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3。事实上,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仍旧是老调重弹旧,那是因为目前的高职院校当中并未切实重视到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学模式。因此,以下几点作为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教学模式所要改革和创新的方向: (1)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来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的目标。在教学中,如何灵活有效地在实验班中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认知策略等智慧策略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策略及技能,并且在学习中能够

14、创造性地运用。 (2)实现教学过程的展开和学生全程参与的有机统一。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既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又关注用知识开启学生的心扉、充实学生的情感、培育人文精神,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和创造力,揭示出人的个体潜能之所在,并为这种潜能的发挥和飞跃凝聚起巨大的情感力量和意志力量。 (3)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求变,通过多元化、多维度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适应性,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 4.2 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教学模式所要改革和创新的策略 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教学法便

15、是运用对话,列举出机智巧妙的问题进行教学,其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探索新知;古罗马的昆体良所倡导的修辞学方法,则强调教师要乐于提问,乐于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学方法,则提倡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在快乐中轻松地学习,既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注意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3。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学习行为的调控,突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将学习指导纳入教学任务。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以下几点阐述: (1)与学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与学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一方面使学生产生达到目标的内驱力,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16、的欲望,另一方面使得老师通过目标制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废弃陈旧的教学思路与理念。 (2)开展任务式教学,增加参与机会。将“任务式”教学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分配明确的任务,通过教师引导指引的方式辅助学生完成任务。譬如即兴创作、指导性命题创作、课外音乐创作等一系列的实践创作教学可采取这样的方式,在任务式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集体讨论”、“小组讨论”、“个别讲解”等组织形式来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既省时又高效,特别适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欣赏环节,学生对新的知识提出疑问、探究性的问题,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先由其他同学回答的方式进行讨论,最后由教

17、师以专业性讲授与引导,继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增加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代大学生深受各式各类的潮流影响,将课堂与潮流接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借鉴当前网络电视的各式音乐比赛节目,以音乐曲风划分进行小组PK比赛,新颖的课堂活动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的通过实践方式展示知识点,课堂的互动性得到更好地提高,最终达到了学以致用和培养学生音乐运用能力的目的。 (4)改变固有的教学活动环境。传统固有的教学活动环境一般局限于一个教室当中,教师局限于讲台,学生局限于座位。为了增强参与者的氛围,扩大学生活动的空间,课桌的摆放可采用半圆式、全圆式、小组围坐式等多种摆放形式,这样可以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合作,便于信息交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确实是课堂的主体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