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7949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 G807 文献标识A 1009-9328(2018)07-040-01 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提出口号“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充分说明了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确保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职学校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加大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并开始着手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希望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具备终身体育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职体育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出实施终身体育教学的几点意见来表述观点,希望能够对终身体育教学以一定的启示。 健康 身体素质 体育考核 体育意识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全国各地的健身

2、场所都如雨后春笋一般兴起,这也表明了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热衷体育,热衷于身体锻炼,他们的锻炼意识还没有养成,且没有掌握合适的锻炼方法。在高职进行体育教学是实现终身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为学生的思想和身体素质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各高职学校都应重视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积极思考有效的改革方案,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一、目前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在高职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强调要设立具体以及系统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导向,以希望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不过现在高职体育的教学目标还是沿用传统,并没有新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3、一方面,老师认为,进行体育教学时就应该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教学内容也基本都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运动技巧,并能做到灵活运用即可;一方面,觉得在精神培养上,只要帮助学生认识体育精神并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即可;另一方面,比较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单纯的认为只要其能坚持体育运动,养成对自身健康负责的意识即可。这样的教学目标也间接说明了当前高职体育教育的目光还不够长远,并没有将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思想作为主要目标,也忽略了对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这就对实施终身体育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教学设计有待提高 现在很多体育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会以运动技巧和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4、多年以来一直在持续使用这种教学方案,最终也都是以考试作为考核评定的主要手段,致使教学设计失去新鲜感,很难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而学生学习运动技巧也仅是因为考试的原因,这样的体育教学有些流于表面,不仅会使得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强,同时还会造成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等问题。这样的体育教学普遍效果不佳,更不要提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了,导致很多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就很少在参加体育运动了。 (三)体育课程的教学课时不足 多数高职学校虽然认识到了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也随之进行了体育教学的改革,但是相应的教学课时却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整,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基本仅是每周一次,课程时间也较短,更何况老师还要对学

5、生进行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两部分的教学,导致课时严重不足,这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的教学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二、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终身体育的策略 (一)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教学目标 想要有效开展终身体育教学的改革工作,就要让老师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比例进行重新的调整,确保学生既能学到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巧,又能受到终身锻炼的思想指导。要将教学目标的制定眼光放的长远一些,要以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为主。并在高职的体育教学中始终坚持以这一目标为标准进行体育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在这一方面的意识。 (二)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能力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锻炼方式以及拥

6、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很难让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让学生拥有终身锻炼的体育能力。老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去运动,才能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培养,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提前,笔者将在下文对此进行详细的论述。一方面要教导学生锻炼的正确方式和技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锻炼效果,以免其做无用功,同时还能降低学生因方式不当造成身体受伤的机率;另一方面,就是让学生形成对体育锻炼的习惯,只有习惯才会让学生即使是在毕业之后还能自觉进行锻炼。只有让学生拥有了这些方面的能力之后,才能推动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让其自觉运动,锻炼

7、身体。 (三)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 正如上文所述,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学的培养的关键。据调查发现很多人在毕业之后还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主要是因为对于运动的热爱,因此老师要根据这一特点,积极思考设计教学方案,要侧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改变原有单一的教学方式,尽量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以高职的一节篮球体育教学课为例,老师首先是采用游戏方式来让学生进行热身运动,让学生男女平均分配成两组,每一组围成一个圆圈,让一名学生在中间,其他的学生互相投球,如果被中间站的学生接住,则投球的学生来到圆中,以此类推。这样的热身运动远比传统的方式会让学生更容易

8、接受,而且热身的效果也不会打折扣。此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投篮姿势和投篮技巧,所以在教学时老师将教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示范、教授学生正确的投篮姿势和技巧,之后让学生对此进行练习;另一部分,让学生分成小组,分组每位学生有五次投篮的机会,进行分组比赛,最后统计分数,得分最高的小组成员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会让教学环节节凑,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通过比赛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热情,老师可以进而对其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同时值得老师注意的是,体育的运动是需要持续坚持的,因此必须要培养学生运动的知识化和经常化以及科学性,帮助其形成长期

9、运动的习惯。老师要改变传统对于锻炼技巧教学的轻视,合理分配这方面教学和对学生进行身体能力培养教学比例。利用多种渠道丰富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让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充满期待,进而提高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体育运动。 (四)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和方式 现在我国已经逐步成为体育强国,举办过各大重要的体育赛事,而且在世界各地的赛事中,我国的体育健儿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就对人们的观念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无论是各城乡街道还是各大学校都添加了相应的体育锻炼设施,各高职学校也不例外。这样的措施为体育的教学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助益,但也提高了对于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标准。高职学校现在都在推广终身体育的教学理

10、念,新标准的体育教学会帮助提高学生对于锻炼的热情,让学生长期、主动的去进行体育锻炼,变运动变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高职的学校领导要带头重视体育的教学,合理安排体育教学的课程和教学时间,让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强化对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其明确体育锻炼会给自身带来的好处,让其在老师的教导下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无论是在学校的学习中还是在日后毕业的生活中,都能坚持进行体育运动。强健自身体魄,成为一名全方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对其今后的生活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推广这项工作,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

11、理念和教学目标,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对体育产生兴趣的同时,让其逐步形成长久锻炼的思想。在教学时,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增强其身体素质,为其实现终身运动的目标做好铺垫。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12、,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 王彦庆.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S1140-141. 2 樊伟.终身体育视野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J.体育世界.2018,09101-102. 3 余建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679-80. 4 刘晓琼,袁国成.刍议终身体育视野下我国

13、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593-94. 5 李蕾.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6127-128.“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