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的思考与探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8036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的思考与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的思考与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的思考与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的思考与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的思考与探索.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数学是高职学校学生重要的基础课,本文针对目前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导致数学学习自主性缺乏的原因,提出相应解决高职数学学习自主性的策略。 数学是高职学校学生重要的基础课,它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计算、推理、归纳、演绎的思想方法,同时它也是其他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工具,学好数学学生将终身受益,但从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状况不是很理想,笔者对所任的高职班级学生进行学科调查,统计后发现,只有45%的学生对数学这门课还比较喜欢。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注意到许多高职学生把学习数学看成是学校强加给自己的任务,即“要我学”,

2、长期处于这种被动学习状态下的学生,不仅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而且身心受到压抑,这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分析其原因,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行动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对数学自主的学习的意识。 1.目前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 许多学生进入职校后,对数学的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进一步缺失,主要表现如下: 1.1 学习被动,无学习目标。这类学生无学习的目标,学习无动力,学习是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主动反思学习,学习被动。 1.2 浅尝辄止,不深入思考。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淡,不想深入思考,缺乏探究的精神和顽强的学习毅力。 1.3 兴趣杂乱,注意力不集中。因为兴趣不能够稳定持久,这些同学不能持续

3、的关注学习,易受外界影响,上课检查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比如上课玩手机。 1.4 事不关己,做课堂的傍观者。这些学生对教学内容毫不关心,心不在焉,游离于课堂之外。 2.导致高职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缺乏的原因分析 学生上课出现的种种问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有些问题往往是老师造成的,还有些问题也可能是家庭和社会的原因造成的,主要可归因如下: 2.1 课堂无魅力。因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有限,只关注到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课堂中常见“满堂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课堂毫无生趣,学生上课时昏昏欲睡,在学习中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2 学生非智力因素差。许多学生无目标无追求,对学习

4、茫然,心理调控能力弱,不善于克服困难,遇到问题就怀疑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2.3 评价机制不合理。当前社会的急功近利,特别对高职学生的畸形的不公正的评价,让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扭曲,严重的背离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3.如何加强高职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的策略 如何改变高职数学教学中这种“要我学”得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是我们每个高职数学教师要面对并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的措施如下: 3.1 活化教材,创设情境,重建魅力课堂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创设情境,展示数学作为

5、人类文化的精彩与魅力,比如在学习数列极限概念时,可以引入“芝诺悖论”让学生辩论,也可以让学生讨论0.99999与1的大小关系,在讨论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北京师范大学曹才翰教授指出“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只有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其内在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6、来。 3.3 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要改变数学课堂中 “满堂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和探究,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深入思考的学习。为了鼓励学生的上讲台,在评价上给予激励:只要主动上台讲解,平时成绩都给予加分,讲解清楚的同学给予较高的平时成绩,学生上讲台给同班的同学讲解时,老师与同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问题提得好的同学平时成绩也给予加分,通过这种尝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许多学生主动要求为大家上课,台下的同学也主动举手互动提问,同时教师在教室中参与各组的讨论,与学生讨论交流,找出问题,让台上

7、的学生进行解答。通过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每个同学有了参与学习和进行自主的学习机会。 3.4 巧用情感评价,唤醒学生的自信 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核心就是唤醒。经历中考挫折的高职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而自信心的强弱,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与决定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和发展状况,因此对高职学生的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唤醒,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巧用情感评价,就能有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有效唤醒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信心。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体验成功的条件和情境并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就能更有效地培植学生的自信心,譬如教师

8、要及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出评价,在课堂中面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努力寻找其中值得肯定甚至欣赏的地方。用欣赏的眼光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通过情感性的评价使学生对学习满怀期待,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潜力,让在实践中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通过克服困难、战胜逆境,获得成功的真切体验。教师通过情感评价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自觉地进行反思,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总之,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他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自主的探究,并在学生自主研讨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及综合能力。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真诚的激励下得到充分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