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8052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内涵有所延伸,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高职院校教育体制结构出现新变化,这些方面构成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特点。我们需要因应这些特点,改进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履行高职院校教育职责。一、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有所延伸过去对学生管理内涵的理解较单纯,认为管理就是维持秩序,让学生听话,管理的要求是把学生管住,管死,不出事。事实上,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局限于这样的理解就不够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理应包含更丰富的内容。学生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涵盖学生的行政管理、生活管理、学习管理、思想管理等方方面面。学生管理过程实质上也是教

2、育、引导、规范和服务的过程,既是一项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教育工作,具有管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中所包含的规律。大学生管理工作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经常出现认识不到位,教育与管理不能有机结合,陷于具体的事务管理,忽视或淡化了管理的教育功效的状况。因此,要把这项工作抓好,要求管理者自身要有较高的素质。二、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较突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诸多影响成才的因素,其中以心理问题较为突出。首先表现为缺乏远大理想,过于功利化。大学生处于开始独立人生和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人生观的确立呈多元性、多层面、且动荡不定。少数大学生理想淡化,成才愿望消退,往往强调所谓个人

3、价值,只希望向社会索取,而不愿多做奉献。大学生的情绪处在最丰富、最强烈、最复杂、最动荡的时期,对事物的判断经常失去客观性,容易偏重其阴暗的一面。虚荣心强,盲目追求物质享受是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中,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学生,他们通过刻苦努力,从乡村、小城镇考入高等学府,进入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城市生活,这对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特别是贫困生难以适应。贫困生往往产生自卑、绝望等不良情绪。部分大学生依赖心理重,无法应对挫折。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之后,潜意识中依然在寻求依赖,三、如何因应时代特点改进学生管理工作1.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强化自己的特色。管理

4、与教育相互渗透,在管理过程中实施教育的目的,把教育的理念落实在管理行动中。突出学生意识的培养,突出忠诚意识的养成。高职院校应通过抓日常管理工作,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2.应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增强同学的集体意识。实践工作中,有效的战斗力大都来源于集体行动。对思维活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内容恰当,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的教育效果是很显著的。3.多和同学谈心,多和家长联系,调适、导引学生的心理状态。平时应多和同学接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他们整体现状,督促、增强和改善各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发现并将一些不良倾向和危险的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重大恶性违纪行

5、为的发生。同时,应多和学生家长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借助学生家长的作用共同教育好学生,并且可增加对学生个人情况的一些了解。4.加大培育校园文化的力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血液。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于潜移默化中缓冲教育制度变化带来的震荡,使学生适应和理解新的体制,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有利于管理层调整节奏,开展工作。校园文化作为高校个性化的集中体现,其包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学生品行的陶冶、人格的塑造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土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于政治、纪律都有较高要求的现代人才的养成教育,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快速发展的时代相比,

6、特别是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们要加大培育校园文化的力度。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职工在培育校园文化中主导作用,既要注重办学中的自发积淀,又要注重主观积极的培育,加速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完善;教学科研设施、食堂公寓和文体活动、楼馆、场所等物质文化要抓,教师、学生的行为规范、价值观等精神文化也要抓,并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意避免教条化,否则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满意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他们不完全成熟,却又有相当的分析能力,要结合他们的这些特点开展工作。为此,本文建议尝试三个结合,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将常规的政治思想理论教育与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认识问题与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相结合。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和活动,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甚至违法的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各种可能的违纪行为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