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的剖析与对策.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8054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的剖析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的剖析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的剖析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的剖析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的剖析与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的剖析与对策 【摘要】 对我院当前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阐述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学生管理问题的一系列的对策,希望此观点对其他高职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1.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基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ZB1211002 2.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ZC1211002 近年来,因高校扩招,学生基数迅速庞大,学生规模大,管理时间长,涉及面广,且学生管理的问题日益增多,因此,在普通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

2、是一项任务繁杂、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我们在管理中总是避免不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管理工作者足够的认识和警惕,要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和对策来进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一、我院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 强调制度本位,忽视学生本位 各普通高校的规章制度都是各高校通过实践调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严格制定的,为井然有序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实施教育的基础,诸如学籍管理方法、学生奖励条例、考勤请假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缺点就在于,我们的制度的制定并没有符合人性化管理的准则,并没有更多地将学生成长的切实利益融入规章条例中去,在出发点上,并没有将学生视为学校的主人、

3、消费者纳入管理体系,因此,忽视了学生的利益和权益,比如,很多普通高校有过分强调制度的通病,喜欢将制度弄成死的条条框框,弄成清规戒律来规范学生,强调学生不许不准所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于这样生搬硬套的制度管理拥有抵触心理,并不完全服从。 (二)学生工作形式化,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现行的工作中,容易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我们要求所有关系到学生的各个部门,其工作最后的重点都要落在学生身上,而在实际执行中,管理工作者往往陷于每日的鸡毛蒜皮的繁杂事务中,无法抓到工作重心,只好疲于表面,但却忽略了对于学生成长最关键的部分,比如,在学生心理开导、专业方向的选择上,以及就业指导工作上就存在着很大的疏忽。因

4、此,管理工作者的问题在于,总是处在被动等待问题的状态,只是管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大的问题。 二、完善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前提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我们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1、明确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为重中之重。 为什么要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普通高校的主人究竟是谁?不是某位领导,更不是校长,而是全体师生员工。只有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学生放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上,才能真正凸显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才能让管理工作者有效地进行组织计划和决策以及实施各种管理工作。

5、把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有两方面的重要内涵:一是把学生当人去看待,努力替学生着想,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的条件和机会; 二是让管理工作者明确地体会到学生主体的重要价值,才能更加顺利地开展管理工作。 2、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明确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的管理理念,因为学生作为消费者的地位,使他们更加追求自己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学校要不断地采取各项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所以学校一定要把学生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秉着为了学生的所有,所有为了学生,为了所有的学生这样的先进管理理念作为学校各项工作和改革的动力,所以管理工作者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价值、人格、个性和需求,学会和他们

6、温馨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主自立意识,在工作中要时刻让学生们感到来自管理者的温暖与呵护,这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者要积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个性,充分引导和发扬这些个性,并在工作中付诸实现。管理工作者应当坚持因材施教的管理理念,根据不同学生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上特点上的类别和层次,加以正确地引导和规范,使其正确发展。 3、增强高校管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权力本位的封建思想的约束下,管理工作者很难认识到管理就是服务,因此,导致管理工作者与普通师生员工之间长期形成被管理和管理以及被服从与服从的错误理念。在管理工作中,学生往往是被

7、领导和被管理的关系,因为大多数学校领导和教师往往是以掌握教育权威的高度身份自诩,所以才导致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开设的新课程没有学生问津,学生只能被动地去适应。高等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在学生权利日益受到重视和尊重的今天,管理工作者必须树立服务为主,学生至上的全新理念,摒弃旧的传统观念,为学生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保证,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快捷、优秀、方便的服务。尽自己的能力为学生解决一切生活困难和实际问题,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全心投入到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工作中去。 (二)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尽全力服务和教育好学生 管理工作者的学生观正确与否,直接左右着学生管理过程是否真正能成为师生交往同发展的过程,管

8、理工作者的学生观包括学生责权观、学生差异观、学生主体观、学生发展观。国内有许多专家一致认为,学生观的建立常常是与这个国家传统文化、经济和政治体制紧密联系的,如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校的关系。 真正正确的学生观就是要求管理者要到学生中间去,主动地去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时刻谨记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准则。传统观念里的管理工作者总是要高高在上,凌驾于学生之上,通过制度条例、控制、规训等方法来实现管理,而以学生为主的管理理念要求管理工作者的角色要转化过来,从管理变成服务,更加注重引导和启发激励等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渐渐地形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性循环,让学生主动自觉地树立自己的发展目

9、标,树立为人处世的责任感和价值观。确立以学生为管理主体的管理理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往往影响着管理的有效性,所以管理工作者更加应该从管理观念上进行思想转变,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要给学生以自尊,把学生看作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满足他的自尊心,不能总是把他当作孩子或者士兵,在传统的管理理念里,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和士兵一样必须严格服从命令,往往会忽略学生的自尊需求。所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极其重要,即把学生看作一个社会人,平等看待他们,尊重他们,给学生自尊心,让学生自己成为管理自己的主体,充分发挥和锻炼其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 2、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认识和学习新生事物、新知识的特定阶段,常常受到种种因素的左右

10、,作为学生难免会犯错,管理者不能以一棍子打死的错误观念来对待学生的错误,而应当积极地把错误当成一种教育的财富来正确引导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一定要对学生实行个性化管理,因为这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每个学生在其人生道路上因为个人接受信息和知识以及经验的不同,所以在对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角度立场迥异,这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深刻了解这一差异的情况下,普通高校在学生的管理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不科学管理方法,普通高校的学生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他们虽然成绩一般,但是他们拥有明显的个性特点,思维跳跃,特长爱好较多,这是他们与重点高校学生之间的区别。 管理工作者在日常的管理中要时刻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实行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管理。这就要求,管理工作者针对学生的客观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计划、组织和协调等工作。总而言之,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人性化教育做到极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