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中专学校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8380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职业中专学校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职业中专学校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职业中专学校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职业中专学校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职业中专学校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职业中专学校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职业学校体育有效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专业特点进行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内容、严密的教学组织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等,以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终身体育的能力。 1 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认识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明显的进步或提高。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完没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到底学到多少、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感兴趣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现代教学理念

2、。 2 职业学生特点及体育教育现状 职业学校的学生接受的是就业前的教育,专业知识技术性强,独立操作和动手能力要求高。与普通学校学生相比,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然而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学段教育。由于学生一般都在17-18岁,兴趣爱好趋于稳定、集中,已不满足被动的形式,更热衷开放、活泼、主动参与的锻炼。然而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至今仍拘囿于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体育课是按“教学大纲”、“计划”授课的,具有严格的计划性和约束性,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锻炼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体育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脱离,这种做法严重地阻碍了学校的体育教学,也影响了培养

3、全面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学校应把体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开发相应体育课程,使体育融入职教实践课程体系。 3 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3.1 体育教师要心里有学生;关注全体,尊重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每一名老师都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在备课时就要对学生的情况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到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行为,更是学生的行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教学内容要适宜 目前的中专学生

4、大部分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参加社会和家庭中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劳动,反而迷恋于游戏厅、网吧等场所。要使学生对体育课保持深厚的兴趣和期待心理,就必须靠教师对体育课的精心策划。若死板地按教学大纲来上课,就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倦的心理。应在遵循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运动基础,知识水平,生理,心理特点更新和选择适合学生品味的教材内容和练习方法。如健美操,球类,游戏类项目学生兴趣较浓厚,应把这些内容组合起来灵活地引入课堂。 3.3 体育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引发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追求教学实效,鼓励学生学业求助的行为,引发并处理学生的先前经验和直觉,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

5、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充分展开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做到有条理、有根据、批判性地思考,反省性地思考,力争做到流畅性、独到性、深刻性、敏捷性、精进性的有机统一。师生关系融洽,生活的主角在课堂中的得到充分体现,生活的创意推动着我们的教学。 3.4 教学方法要科学 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传授这些具体的内容,要求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职业劳动特点、兴趣、爱好与特长,曾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集分结合。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

6、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2、课间穿插。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活跃体育课程气氛。刺激学生的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这些都能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体育教师通过变化场地器材,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场地器材的变化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地整合与设计场地与器材。,如学校斜坡,台阶等将学校的硬件设施合理的引入到体育课堂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校园操场上,体育教师常因上课班级多,学生人数多,场地小,教材难以取

7、舍。纵观校园,墙柱多,只能因地制宜,根据高、中、低的活动能力安排场地,作为低年级常顾及小场地,如何让他们也能跑起来,“活”起来,利用小场地发挥大作用呢?校园的墙柱很多,小同学的躲闪能力较差,为了避免碰撞墙柱,奔跑游戏“抓人”在方法上稍作改变,若同学的手触到墙柱(当作铁),则不能抓,未得到救援也不能离开,分小组同时进行,“摸铁”游戏孕育而生,学生的躲闪能力、跑的能力得到提高。 3.5 .师生关系要和谐 教师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教师是讲授者,要精讲多练,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引导者要提高学生自觉、自练、自控能力,养成“会学”、“善学”的习惯。师生之间关系要融洽,友好相处,达成互动。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产生增力情绪,增力情绪又能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上朝气蓬勃的面貌、民主的作风、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友好的语言都是创造良好气氛的重要条件。 4 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有效课堂的构建,蕴含着诸多因素,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组织到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在搞好本专业的同时,还要捕捉多方面体育信息,加强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充实自己,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样,有效课堂就会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