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8607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培养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起点在课内,目标在课外 我在平常与学生交流学习中,部分学生谈到语文难学,我询问了原因,他们纷纷表示平时拼命苦读教科书,结果总是无功而返。究其原因就是课外阅读缺乏。其实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除了课内还有课外。从内容上来说,“课内”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课外阅读”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益拓展、延伸。从形式上来说,课内的指导是为了课外的不指导,我们就是要通过课堂阅读的习惯养成与方法引导,逐步建构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能自主有效地进行课外个性化阅读的目标,正可谓“功在课内,效在课外”。 在阅读教学中,与众不同的

2、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课内学基础,课外练功夫,课内折射课外,课外延伸课内,真正做到以培养兴趣为先导,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基础,注重方法、技巧的传授,将知识内化为能力。“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必须要有轻松幽默的一面。善于捕捉学生课外生活中感受和关切的东西,充分引导学生在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创造“其乐融融”的课堂气氛。 刘国正先生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是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在社会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能力。 课内外有机结合,缩短了教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了课文的时代感,满足

3、了学生了解社会的渴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成功开展的内在动力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直接感受。有兴趣时就爱学,没有兴趣时就厌学,完全失去兴趣时,他们就会弃而不学。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就是要从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入手,培养学生广泛、积极、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当阅读兴趣达到一定程度,也便会演化为一种热情。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设疑凝思,培养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空城计的时候,我首先引用诸葛亮

4、火烧赤壁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赤壁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呢?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当学生以充足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来时,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也便会随时被激活,并会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展示出来。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师生共同研究,学生心情愉悦的学习气氛也很重要。把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为学生创设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创设一定的阅读条件,搭建一些展示自我阅读成果和交流沟通的平台,并且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学会赏识与鼓励,不断给学生以成就感

5、,从而真正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与自信。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成功开展的可靠保证是对教师角色的准确界定与要求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待挖掘的金子”,那我们的职责就不再是“灌输”而是努力激发他们的潜能,让每颗金子都闪光,这意味着教师的角色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此我们教师应该从教法转到学法上来,时刻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造机会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摆脱传统教学中的“权威”角色意识,走近学生,尊重学生,在学生间搭建起一个共同交流探讨的平台,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会因为外界的因素而受到压制。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树立

6、师生平等、尊重个性的教育观,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个体自信的心理品质,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异议甚至是错误的观点,要采取热爱、宽容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板着面孔训斥式的强迫其改变原有的观点,要通过循循善诱和集体帮教的方法来逐步地解决,甚至是报之以微笑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我们对教师要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自我的高度,即站在一个人格、学识、教艺、价值观、审美观、教学理念等的高起点上;其次,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思辨力以及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再次,教师要具备极强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等。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要处于“跳一跳,摘到桃”的状况,而不是只满足于简单地重复“是什么”和局部的“为什么”,要使学生在明确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全面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和理解相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组、再造,形成新的认识,发挥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创造能力的发展。 总之,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传承与改革,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的全新课题。我们要在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深入探索、科学实践,进一步发挥阅读教学的育人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