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8666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预习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热身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预习这个环节都重视不够,平时布置的预习任务也流于形式,过于笼统,或者只限于一些简单的抄写作业。之前,我对于布置预习工作也思考甚少,但是现在越发感觉到预习不好,上课很累。高年级的文章长,内容深,涉及的知识很广。如果课前不认真布置学生预习任务,注重良好的预习习惯的话,课堂上将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去解决一个问题,甚至很多问题不查资料都难以解决。因此,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得从教学活动的热身运动-预习开始!指导学生预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

2、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 1.2 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词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1.3 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宋朝学者朱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绿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后用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

3、渐向里寻到精英处。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教师事先可以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 针对我们高年级学生来说,我认为预习的要求应该有所深入的。除了要求学生课前把课文读熟,把生字词解决,能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另外应结合课后的思考题让学生在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思路上作一些思考。让学生关注这些思考题,读后想一想,口头做一做。还有高年级的学生应尝试在书上空白处有针对性地写写自己的读书心得,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从而逐步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的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这

4、在新课标中对高年段的学生有相关要求。 总之,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预习,有层次性地设计预习作业,能让学生的预习轻负担,高质量,能让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预习,真心喜欢预习,踏踏实实预习而不是应付,从而真正达到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力争使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达到最优化,因此,预习这一环节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让精彩的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 2.高效备课为有效课堂奠定基础 有效备课是避免教师无效教学、学生无效学习的前提。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和业务再提高的过程,备课高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5、教师要学会分配精力,找准备课的黄金分割点。有资料表明,用80%的精力钻研教材,了解学情,20%的精力书写教案的教师是善于成长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不急于动笔的,而是先放飞自己的思想,先思考从哪着手。我们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更会关注学生的实际,会不断的考虑怎样使自己预设的目标最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走进目标,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用什么的方式调整教学变数才会让学生走出困境。所以让备课高效,不是以物化的备课笔记来衡量自己的备课是否完成,而是以自己的储备是否能从容面对学生来作为标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2.1 课堂问题设计是否有效。首先设计的问题要

6、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提问方式是否有效。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 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结果。如果仅仅只要求回答是与否,浪费时间也没有效果,因

7、此,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活跃课堂气氛、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2.3 问题是否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必然基于真正有效的备课,也必然不唯教案马首是瞻。正如一味按剧本表演的演员是三流演员一样,一味按教案上课的教师必然是蹩脚教师。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以真实为基石,以开放为阶梯,以情感

8、为催化剂,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终极目标,实施认真扎实的有效备课,才能打造高效课堂,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所以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在教学实际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地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去尝试、发现、合作、探究,使他们亲身经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眼、耳、口并用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备课实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主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我们在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