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8958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让数学教学充满活力。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它的突出特征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笔者就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涵义 “课标”中设置的“数学探究”主要是指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

2、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数学探究性学习有如下特点 1.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问题的提出”,研究的问题要选择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易于激发其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情境的探索,不断产生新问题;已解决的问题又成为提出新问题的情境,从而引发在深一层次上去提出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最终达到问题解决。 2.学生学习具有自主性,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能够独立获取知识,对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不断地进行猜想、论证、改进所得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并逐步形成研究科学的积极态度;教师将由过去的主宰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

3、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不再包办一切。 3.开放性的问题设计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了探索问题的兴趣,与别人交往的欲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1.问题性。“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载体,整个教学活动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探究式教学从提出问题开始,围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探究。 2.开放性。在探究式教学中研究问题的选择不拘泥于教材,来源广泛,只要与教学内容有关,学生力所能及,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从探究方式来看,由于探究式教学非常重视学生

4、的主体活动,而主体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最后学习结果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因此它打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3.过程性。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结果。探究式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的解决过程。它力图通过学生主体的活动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主性。探究式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为基础,贯彻“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主创造”的原则。教师从传授者转变成学生自主活动的指导者,在学习中,教师不再包办一切,而是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办法,在学生面临困境的情况下,

5、适时进行指导。 5.创新性。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从探究教学结果看,大多是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运用或“再发现”,但对学生个体来说,他是通过探索、研究后产生的自己从未有过的想法、见解,因此具有自我实现的创新性。从研究方法的方式看,学生通过对探索性问题的创造性活动,亲身体验在研究和解决问题中的思维及心理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 三、构建互动数学教学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景,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教师通过提问引申,师生探索互动,建立模型,并加以应用与拓展,从而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达到课

6、堂教学的目标效能。笔者利用下述问题,构思了一堂习题课,将问题变化,进行引申推广,一方面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兴趣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互动探索中发现变化的事物中存在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学习情趣的感悟和体验,并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 四、创造民主合作的课堂 1.改变过去“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和学生平等相处,课堂语言以试探、商讨、启发、暗示为主,不用命令的口气跟学生对话。 2.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课堂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所探求的内容应让学生感到有一定难度,但不能让学生感到有严重的挫折、失败感。课堂设计必须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难”、“疑”、“困”,这样,学

7、生才有能力参与合作学习。 3.在分析讨论问题时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合作学习中轻松的进入状态,积极地探究。教师让每位学生都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4.在课堂上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声音,相信学生有能力解决问题。尤其要注意听出学生的后续之音、合理之言、弦外之声。 五、师生及时开展反思评价,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 探究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具有诊断性和反思性。笔者提出师生及时开展反思评价,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探究式教学策略。探究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一种习惯,反思探究过程“是否遇到困难?”“采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以后再遇到类情况会怎样处理?”“这次采用的方法有

8、什么样的特点?”“它适合于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内在联系,归纳数学思想方法,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学生在探究中会有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可以有意不说出问题,让学生自我反思,引导学生思考,改正完成。当学生思维受阻,教师可以换一个角度重新提出学生易于解决的问题,帮他们克服障碍;当学生经过思考得到正确结论时,教师要给学生热情的赞赏;学生在求索中出现的新奇结论和解法,给予肯定;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毫不吝啬地予以激励性评价。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多样化,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可以用书面考试、口试,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实践作业,或者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让学生撰写小论文、活动报告等方式。同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时会布置学生写数学日记,将自己的探究学习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