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9009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培养.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老师,上课我能听懂课,但课下有许多题不会做。”“我儿子很聪明,小学、初中数学每次考试几乎都是满分,怎么到了高中,考试才刚刚及格。”“考试下来我儿子感觉很容易,但考场上总感觉解不出来,到底怎么回事?”平时或者考试后,总有学生或家长向我询问。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大部分学生对它情有独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结果成绩不见起色,到底是怎么回事,望着那一张张急切的面孔,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强烈的自信心 居里夫人曾说过“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是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成才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这是何等的自信。正是这

2、种自信,阿基米德做出了光照史册的巨大贡献。现在的学生大多缺乏这种“舍我其谁”的自信。解题过程稍显复杂,就一切推倒重来。当遇到一个难题时,不是想着我该怎么样去克服它,而是先看其他同学解出来没有,其他同学没有做出来,反正大家都不会做。有一个同学做出来了,“你是怎样解的?”不大一会,一模一样的解法就出现在大部分学生的作业本上,人云亦云,不去思考,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去怀疑自己。我教过一个学生,平时上课听讲情绪很高,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作业总是最先交。但高一考试前两次成绩都很不理想,甚至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我找她了解情况,“老师,我初中有一次考试没及格,下来后,先是老师批评,接着叫来家长做工作。从此以后

3、,一到考试数学,我心理都非常紧张,只怕万一考不好,结果越想考好越紧张,越紧张越考不好,平时的水平就根本发挥不出来。老师,我该怎么办?”我告诉她,这是典型的自信心缺乏,你只要努力了,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还要求她象平时一样认真学习。在下次考试数学前,我将她叫到办公室,告诉她,平静心态,将考试当成平时的练习,不要去想成绩。这次考试就是考得再差,老师也不会批评你!她平静一下心态后去了考场,结果这次月考她得到134分,试卷发下后,我又告诉她,这就是你自己的真实水平,以后考试摆正心态就可以了。她激动地说“老师,谢谢您,我相信我以后会成功的。”正是有了这种自信,在以后的高中学习中她的数学成绩一直

4、非常优秀。 2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学生必须做好预习、听课、练习、作业、反思五个环节。课前必须通读一遍课本,知道教师这节课要讲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才能有的放失。不漏过一个关键点,上课紧跟教师的思路。因为短暂的40分钟,教师会把他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正是因为有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才能够最有效地解决问题,听课遇到疑难时就在书上做记号,有时会在听讲中茅塞顿开。如果仍未弄懂,就反复思考,课后钻研仍无法解决,再和同学讨论或询问教师,直到弄懂为止。注意教师是如何纠正错误的,注意教师概括知识点或总结解题规律。 一般来讲,每堂课教师都要对所讲内容进行总结概

5、括,这些总结是本课内容的精华和要点,是画龙点睛之笔,掌控了这些,你就掌控了本节课的重要内容。此外,教师每讲解一个例题之后,一般都会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注意掌握这些规律,可使你掌握要领,举一反三。写作业前,要在脑海里先回顾一下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一些数学公式可先在练习本上重新推导一遍,然后开始写作业,每做好一个题,再看一遍,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是不是最简单,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与其他解法比较起来,这种解法的优劣性在哪里?通过一题多解,及时复习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并注意总结用过的“方法”和“技巧”。做作业不仅要求速度,更要保证质量,也就是要做到准确规范。在平时做作业的过程中,如果每个学生

6、都能加快速度并且保证质量,那么考试就不会出现题做不完或者是错误百出的现象,满分也不会只是一个梦想。 重复性的练习很重要,艾滨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刚刚记熟的材料,过半小时测试,识记材料可保留58%,过一小时后则剩44%,6天后仅剩25%,一个月后仅仅剩下21%,在一定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怎样克服遗忘?重复性练习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我要求学生,上课讲过的典型例题,记在课堂记录本上,上课认真听讲,只听解题思路和分析,不记答案。第二天课前再拿出来回忆一下这道题该怎么解。在周日晚上将本周所有的例题拿出来再回顾一遍,有必要的话在练习本上再演一遍,两三周后再整理在课堂记录本上,通过以上重复性的练习,取

7、得良好的效果。 每学习完一章之后,专门抽时间认真思考,这一章究竟学了哪些知识,知识网络是如何构成的,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和解题的基本方法,如何使课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如三角函数学完后,应做到以下几点1.高中三角函数是怎样定义的,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函数有哪些区别与联系。2.由三角函数的定义怎样得到五组诱导公式。3.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是怎样得出的,由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怎样推导出两角和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进而推导出两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4.再结合课本第140页例8,分析如何求一个三角函数的最值大(小)值、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5.在公式推导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基本的数学思想

8、方法。6.三角函数式是三角变化的对象,你是从哪几个基本方面认识三角函数的特点的?三角式的变换与代数式的变换,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对三角函数式特点的分析对你提高三角恒等变换的能力有什么帮助。通过以上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同学都感到收获颇多。 3加强探究和研究性课题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方式,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04年我和同校理化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研究性课题数列知识在物理、化学问题中的应用获市研究性课题一等奖,通过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列知识,也加强了学生对所学各科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理化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终身努力,便成天才。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自信,科学的方法,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勇攀数学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