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中预警机制的构建.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9154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中预警机制的构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中预警机制的构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中预警机制的构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中预警机制的构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中预警机制的构建.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中预警机制的构建 高校学生管理中突发事件的预警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并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中的现实意义。结合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对高校学生管理中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构建从组织和沟通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急剧加速,校园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如学生自杀、团伙暴力伤害、学生集体中毒、意外伤亡等。为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笔者认为高等学校都有必要建立一套类似的高校管理的新机制。它不但能在当前处理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也能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的反映。预警机制可以从组织和沟通两个方面进行构建。 二、组织构建 (一)组织部

2、门 从组织角度入手,优化学校的组织结构设计,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建立高效率的管理机制,规范各项制度,尽量避免因责权不明、奖惩不公、互相推诿等因素造成的人为性突发事件。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在目前高校机构设置的基础上,成立突发事件管理中心,并设立以下部门。 组长可以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负责紧急指挥、召开会议及指定发言人对外发言。副组长由研工部部长、学工部部长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组成突发事件处理中心领导小组,统领资料组、联络组、医疗组、安全组、后勤组、辅导组和法律组。 1资料组负责高校学生管理中各种相关资料如会议记录、工作日志、执行方案、实施报告、善后处理报告等加以整理存档,形成一个完整

3、的案例,作为工作借鉴和教育素材。资料组可由档案管理人员和心理咨询人员负责。 2联络组负责校内外联络及向上级汇报,肩负校园新闻发言人的职责。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联络组将统一信息发布网络,适时发布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避免出现信息真空。联络组可由学校宣传部门负责。 3医疗组负责紧急医疗的处理和日常校园卫生状况以及大学生身体状况的检查,医疗组可由校医院部门负责。 4法律组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为常见的事故购买保险,降低风险。与保险公司接洽,商议理赔事宜。法律组可由高校法律顾问负责。 5安全组负责事件现场及事后各项安全维护,安全组可由校保卫部门负责。 6后勤组定期检查各种预防措施,查堵漏洞,将各种可能发生的

4、险情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定期检修校舍建筑、消防器材、水电设备、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学生生活设施等,保证其处于完整、安全状态。后勤组可由后勤集团负责。 7辅导组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安全、文明、法纪教育活动及应对各类危机事件的模拟训练,辅导队伍由辅导员(或班主任)组成。 (二)各部门人员素质以及结构 由于学生管理中面临着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因此,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应急反应能力强,做事果断;了解社会信息及学生关注的信息;正确的判断能力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临危不惧等。 在人员结构的配备方面,要根据经济、实用的原则,利用好现有资源。结构配备上可由以下两方面构成(1)专家群体。主要包括管

5、理专家、知名学者、律师、公关专家、心理专家等。他们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不在本校任职,但与本校有密切联系。他们可以从独立的角度客观地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或对出现的隐患给予相关方面的咨询建议。(2)专职团体。专职团体是突发事件的实际操作人员,包括负责学生管理的高校行政系统管理人员、辅导员(或班主任)、心理咨询老师、医生、技术专家、通讯员、翻译、后勤集团管理人员、保卫人员等,他们的责任是共同对危机进行监测,完成危机监控工作的计划、组织、检查和控制,尽可能早地发现危机征兆,实现危机的有效预警。 三、沟通机制的构建 在高校日常管理中,有一种潜在的、看不见的突发事件正在酝酿和累积,其对高校

6、稳定的破坏性和杀伤力是不可低估的,这就是因缺乏沟通而产生的谣言和恐惧,所以沟通是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中最重要的工具。 (一)内部沟通 1指挥部门的沟通。建立内部有效的沟通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组织,作为一个团队,只有在有效沟通的前提下,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否则很容易在内部产生冲突,一旦冲突发生,很容易造成贻误时机,使得突发事件扩大化。为此需要建立民主的制度,使得大家都能畅所欲言,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择优而用之。 2师生间的沟通。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从中密切掌握大学生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反映;针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交流彼此的观点;与大学生探讨一

7、些值得关注的行为举止、生活方式和发展需求;就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一些特殊事件和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座谈等。 (二)外部沟通 1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现在我国高校的绩效评价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使得高校各级学生管理工作者倾向于“报喜不报忧”。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这种思想要不得,隐瞒往往导致突发事件进一步扩大,远远超出控制范围;而如果与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动沟通,则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事态的发展,做好相应的准备,以备事态升级提供资源援助。 2与安全稳定部门的沟通。这里所指的安全稳定部门的沟通指的是保卫处等部门,保卫处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保卫处的值班同志在校门口值班

8、,在校园内巡逻,对遏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化解突发事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与他们的沟通,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 3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家长常常是对自己子女最关心的人,而且也是最了解自己子女的人。很多大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遇到问题时,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波动,这时常常向自己的父母倾诉,这时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家长沟通,通过沟通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对学生的家庭有所了解,这些对预防化解发生在该学生身上的突发事件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4与周围社区的沟通。与社区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已经与周围的社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很多高校周围遍布小吃店、水果店、百货店等,还有很多流动小摊点,他们在方便学生的同时,也存在坑蒙学生,有的出售过期食品,这就需要社区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因此,高校要加强与周围社区的沟通,赢得社区的支持。 四、小结 突发事件不仅考验高校的行政效率,也考验着高校学生管理者面对突发事件的当机立断能力。突发事件的发生也许不能完全避免,但重视突发事件管理的高校,可以大大降低面对突发事件的机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