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赏识教育的误区.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9174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校赏识教育的误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高校赏识教育的误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高校赏识教育的误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校赏识教育的误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校赏识教育的误区.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校赏识教育的误区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6种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教育方法,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但是在高校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针对这些误区进行分析,指出其不当之处,以期获得对于赏识教育更好的理解和运用。 赏识教育法与天才教育法、自然教育法、特殊教育法、才能教育法、实践教育法被并称为世界最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而在这六种全球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中,只有赏识教育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到赏识教育倡导者周弘老师,以及一批当代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赏识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但是在高校教育的具体实践中,我们还是发现了部分教育

2、工作在理念与实践上的一些误区。 1 赏识教育只对幼儿适用,对大学生无须进行赏识教育 在中小学中,赏识教育变成课堂上一种必须,一种经常的教育方法。但进入大学后,很多大学教师认为这种教育方法显得“小儿科”。这是一个对赏识教育存在的必要性的误解,不是赏识教育“小儿科”因而不能存在于大学,而是不能再用小儿科的赞美、鼓励方式去对待思想日趋多元和日益成熟的大学生群体。 从马斯洛的需求效应原理来看,作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获得社会的肯定性评价,是每一个正常个体的需求。而我们常说年轻人“好胜、气盛”,对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高峰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希望自己

3、的能力和才华可以得到同龄人的羡慕,师长们的嘉许。因此高校教育更加需要教育者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帮助学生获得自我认同感,觉得受尊重,被期待,从而建立自尊、自信和积极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 2 赏识教育意味着一味表扬,从不批评 某些老师认为,顾名思义,赏识教育即表场、大力地表扬,而批评是与赏识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从不批评。这是非常片面的看法。赏识教育的初衷并非否认学生现状与天资禀赋的差异,忽略缺点与失败,而是要正视差异,允许犯错和失败,始终对学生抱有期待,不放弃地相信学生一定能行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这种无形的期待中,产生出一种自信和责任感,从而努力证明自己一定会成功。 这种一味表

4、扬的现象在实际教育中多见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因为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往往容易只看到他们的闪光之处,而掩盖了其不足。当“优秀生”犯错时,教师会简单略过,甚至纵容,殊不知这种没有原则的“赏识”,会变成一种慢性毒药,让这些大众标准下的“优秀生”变得骄纵与不能自省。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慎用批评,善用批评。曾经有一位高校的辅导员,她的一次教育实践就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一个自视颇高的主要学生干部,对自己的工作懈怠,但是在老师面前又假装积极。这位辅导员想指出,但是又怕揭穿其工作懈怠,虚假邀功的事实会伤及该名主要学生干部的自尊和积极性。于是她选择了在主要干部会议上,让所有干部对自己参与过的工作进行举手展示。几次

5、举手之后,没有参与工作或是参与工作少的干部脸上都有一些难堪的表情,其中就包括这名主要学生干部。这次看上去目的不是为了批评,可以称之为无声的批评,既没有直接针对地批评某一位学生干部,较大程度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也避免了直接批评时老师和学生心理的冲突,但是就事论事,收到了提醒和教育的效果,使学生干部工作更加积极、有效。 3 鼓励和赞扬作为“赏识”的一种表现手段,用得越多越好 从心理学的动机原理来说,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者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在推动个体的行为活动中两者都发挥作用。但是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情况下才是最积极的。而一旦外在动机损害了内在动机,行为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从

6、而毁掉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 在埃尔菲?艾恩的奖励的惩罚中那个“狡猾”而有趣的老头,就巧妙地用外在动机置换了内在动机,用所谓的“奖励”摧毁了孩子们踢瓶子所获得的快感的内在动机,从而当“奖励”越来越少时,那群小孩子就放弃了做那件本来不须奖励他们也愿意做的认为快乐的事情。 迁移到大学的教育中,以大学的学习为例,如果一个学生努力学习只是为了获得外部的赏识和奖励,那么这种动机就会损害他主动求学、从知识中获取快乐和满足的内在动机。那么一旦外在动机的撤离,身边没有了能够经常赏识和鼓励他们的师长朋友,而内在动机已经损害,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失落和迷茫,失去求学的动力,导致厌学。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指出“赏识改变

7、的并非孩子的现实,而是改变孩子的心理感觉,让他产生出自信和动力去改变自己的现实。”如果缺乏对大学生真正所处的现实的深刻体验,而采取简单空洞的、不合时宜的表扬与鼓励,从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大学生无法达到教育者期待的焦虑或是过高相信自己能力和低估现实解决难度的盲目,从而不能长期有效地保证“赏识教育”效果。这就好比营养过盛会导致肥胖与不健康一样,在高校教育中将表扬用得过多过滥与不合时宜,对大学生也是同样有害的。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是以信任、期待、尊重、鼓励、表扬为基本原则,调动教育受众的积极性,使其不断增强自信,发挥潜能,正视和改善现实,不断获得成功和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它不是万能的,但却是非常有活力,有成效的一种教育方法。在高校教育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赏识教育的正确运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能动创造性,建立健全大学生正确的、积极的自我观、社会观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并适时、适度、合理、有效地运用赏识教育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