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9313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随着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市场对于语言类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而高职院校中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却差强人意。除了语言本身的影响因素外,更多的是由于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课堂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国际间的贸易对于语言类人才,尤其是英语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大,高职院校中英语专业学生人数与日俱增。但是随之而来的不是良好的就业形势而是学生们面对工作时“眼高手低”的困境。学生们举着一张一张英语资格考试的合格证书打开了工作的大门,但

2、一经面试便发现学生们的语言应用能力普遍不高。造成与好工作失之交臂的局面。对于这种现象,许多语言的教育者认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对英语进行了很多年的学习,考证没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能否学以致用是个难题。他们缺少的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课堂加大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课堂是学生寻找学习方向的关键所在,因此,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于激发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兴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亟待提升 2.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交流时所发生的一切,不仅仅包括语言本身,更涵盖了文化范畴。通俗讲,就是如果

3、某个人和外国人打交道,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如何交流等。 2.2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迫切性。从20世纪60年代起,对跨文化交际的专门研究从无到有,发展速度迅猛,不同学科的加入使之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不同层次的跨文化课程。但是,在高职院校跨文化交际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仍是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育的薄弱环节。通过日常教学与学生的接触,我们不难发现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度普遍偏低。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而高校英语教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的紧密性让很多学生“继续放弃”这门学科;另一方面,高校所授英语课程不能够与时俱进,不能够和社会发展以及对人才的需求

4、保持一致,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迫切心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3.让课堂成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占据了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将跨文化的一些知识融入到课程中,通过个性化、高效化的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3.1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地位。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自身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力,能够唤醒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意识。首先,教师应主动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加学生对自己的崇

5、敬感。这种提升不仅仅要求教师对西方文化有整体上清晰的认识与掌握,更要求教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减少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学生对教师丰富的知识素养的崇敬能够激发学生主动进步的热情;其次,教师要注重授课内容的对比性和实用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时要突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尽量选取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跨文化内容来讲授。对比的鲜明化和内容的生活化能够给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方向性。 3.2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随着教学手段的提高,传统的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已不再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面对教师单一的板书授课越来越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播放时下流行的英文电影和综

6、艺节目。利用“明星效应”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接着在从这些影片中找到一些跨文化知识的细枝末节,对比讲解。为学生创造一个地道的语言环境。教师还可以就某些重要的跨文化知识点制作微课程,利用图、声、文、像的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跨文化的理解。微课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动画元素,生动的动画形象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此外,教师应当提高对多媒体的掌控能力,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体机的使用以及各种软件的使用。熟练地掌握这些电子设施能够帮助教师形象、具体地表达所要讲授的内容。同时,当代学生对于电子设备的熟悉度和接受度非常高,让学生更乐于自己主动学习。 3.3用讨论式学习激发学

7、生兴趣。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讨论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探索研究新的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老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能力的提升需要 学生不断地自我锻炼,讨论的方式为真正的实践机会做了一个很好的准备。以往的学生自己组团讨论的效率依赖于学生自己,自觉性相对不高的学生容易错失讨论机会。课堂讨论要具有完成性才有意义。首先,教师要对讨论话题进行提前布置,让学生有充分的独立准备时间,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来查阅资料,这样能够保证课堂讨论内容的有效性;其次,讨论小组成员人数控制在五人以内,保证每名同学都能够有充足的发言时间,人员过少,观点太少,容易造成讨论请向

8、某一方,不利于学生对跨文化的多面理解。人员太多,不能够保证每名同学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最后,学生要提供讨论记录,加深学生对所讨论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3.4开放式的课后作业。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抛开传统的书写、背诵、练习题等方面的作业,给学生布置开放式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跨文化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比如,让学生学唱英文歌曲,音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文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书目的阅读并定期提交读书笔记与心得。还可以让学生完成论文或调研报告之类的作业,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形式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亦可布置观看指定的英文节目并附带一些关于跨文化知识的问题,让学生乐中学。教师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作业布置,要充分考虑学生完成作业时间的灵活性,可以阶段性提交,保证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充分考虑作业的原创性和创新性。 4.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主观需要。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高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培养,利用文化的差异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学习与提高,实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