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教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9409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入研究教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深入研究教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深入研究教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入研究教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研究教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深入研究教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 教材是提供给老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老师讲授内容的材料和依据,它是知识与思维的载体,它蕴含着大量可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素材。现在物理教材内容广泛,但是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善于运用。下面,笔者就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谈一点认识。 一、学会对物理概念的反复分析、琢磨 要学好物理,就要把物理概念理解透彻,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概念理解不透彻。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透彻理解物理概念。例如摩擦力这个概念,书中是这样定义的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经过分析,我们可首先找出概念中的关键

2、字句,互相接触、相对运动、接触面上阻碍相对运动然后琢磨、体会这些字句的含义。互相接触说出了摩擦力产生的首要条件,并由此可联想到它与重力、磁力等的不同,但是不是互相接触的物体就一定有摩擦力呢?显然不是,一个当字揭示出了摩擦力的产生必然是伴随着相对运动,那么什么是相对运动呢?相对二字应该是指这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由此意识到判断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产生摩擦力的依据应该是看这两个物体是否发生了相对运动而不是看这两个物体是否发生了运动,接触面上告诉了我们摩擦力产生的位置,而阻碍相对运动则说明了摩擦力的作用和方向,它的作用是阻碍相对运动而不是阻碍运动,那么它的方向就应该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而不是与运

3、动的方向相反,并分析人走路时的情景,由此可让学生领悟到摩擦力并不总是阻力。经过这样的反复分析、琢磨,我们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位置、作用、方向自然就会清楚、透彻,哪里还会有似是而非之感呢。物理概念因其抽象性,往往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比如能量、惯性等等这些概念,单靠老师的言传并不能传神地表达出概念的真谛所在,而只有自己做到了意会才能真正领略出它的全部内涵,这种意会的感觉就只有靠我们对概念的反复分析、琢磨才能体会得到。 二、学会对物理实验的层层剖析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纵观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大大小小不下百十个,由此可见物理与实验的不可分割性,这么

4、多的实验如何才能搞得清,弄得明呢?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其实无论什么样的实验,不外乎都由这么几部分组成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器材、分几步进行?每一步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如何满足?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整理记录到的数据?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什么?例如在电流的热效应这节课中,教材先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两个现象白炽灯的灯丝热得发光,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刚刚发光的灯泡并不热,而过一会儿就会烫手。由此引出了需要探究的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这也便是焦耳定律实验的目的。如何进行研究呢?联想到物体间热传递的规律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便设计出了如课本图13-16所示的

5、实验装置,由此便把电流做功产生热量的多少形象地转化成了温度计示数的高低,这便是该实验的原理。分析可知该实验需分三步进行,分别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大小、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的关系,在这三步中,当我们研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时,就必须保证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而电阻不同;当研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时,就必须保证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而来改变电流;当研究电热与通电时间的关系时就应该保证电流和电阻的大小相同而通电时间不同。那么书中又是如何达到这些要求呢?在第一步中采取的办法是把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接成了串联电路,既控制了电流相同,同时也控制了通电时间相同;在第二步中采取的办法是比较同一个烧瓶中温度的高低,而

6、用变阻器来改变它的电流;至于第三步就无须多说人人明白,然后通过观察每一步中条件改变前后温度计示数的高低便得出了焦耳定律的内容。在平常的学习中,如果我们对每一个实验都能这样环环设问、层层剖析,那么对整个实验过程就会了如指掌、默然于胸。 三、学会对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含义的确切理解 学习理科离不开计算,在物理公式中对各物理量间的对应性以及确切的物理含义的理解要求很高,而对于初学者而言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就理解得透彻,因此常常出现张冠李戴、乱点鸳鸯谱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物理量含义的确切理解。例如,对于功的计算公式W=FS的考查有这么一道题一位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0N的箱子推到1

7、0m远处,再举高1m,这位同学推力做功为多少?举力做功为多少?通过对做功条件的分析,那么对功的含义和力与距离的关系自然是心领神会。还有计算有用功和总功时也要教会学生透彻理解,准确分析。 四、学会对类似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我们常说,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书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的过程。我们上新课时通过各种方式补充知识,把书由薄变厚,但把书由薄变厚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太厚了,就会超负荷,承载不起。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但在哲学家看来,无非是物质或精神;而在生物学家看来,无非是动物或植物。可见,只要我们学会发现其共性,找出其本质,便都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习也正如此,我们若学会了对类似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那么繁杂的物理内容便化成了简单的几个部分,学习起来自然就会轻轻松松、游刃有余。例如在物理量的定义中,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等,它们的定义方式都是一样的。而那么多的实验,却几乎都是用控制变量法,只要我们掌握了控制变量法的实质,所有的实验就都迎刃而解了。 教师要把这些分析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方法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既传授了知识,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就会让我们的教学、学生在各种考验中立于不败之地。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