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广东卷素材运用解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9439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作文广东卷素材运用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作文广东卷素材运用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作文广东卷素材运用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作文广东卷素材运用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作文广东卷素材运用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高考作文广东卷素材运用解析 【考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素材分析】 根据这一材料的立意不外乎这样几个一是我们要亲近自然,方能真正感知自然。二是我们可以

2、借助现代科技来认识自然。三是侧重其中一个方面,兼顾两面。 这些立意可供我们选择素材的范围很广,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选用 1. 具有时代气息的鲜活素材。这类素材应列为首选,它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激发阅卷人的浓厚兴趣。相关的素材有网络展示的我国申遗成功的土司遗址风景;通过媒体直播,世界知晓发生在尼泊尔的8.0级大地震;某教师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展示的场景。 2. 具有厚重感的历史名人或经典事件。这类素材很多源自教材,我们非常熟悉,引用方便快捷,具有经典性与厚重感,不足之处是略显陈旧。此类素材例如陶渊明、李白、王维、苏轼等走进自然而写出千古名篇;

3、屠格涅夫潜入深邃的森林,创作出猎人笔记;莫奈静坐莲池旁,创作出传世佳作莲花。 3. 具有哲理性的名言、俗语与警句。这类素材引用灵活,具有较强说服力,但若引用不当,或记忆不牢,其效果适得其反。常见素材例如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迟子建说大自然是我的另一颗心脏;福楼拜曾写信致女友我拼命工作,按时看日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4. 具有独特说服力的哲学思想、科学规律、自然现象等。这类素材能使议论文论证的角度更丰富,行文更灵动。例如,我们可以选择这样的素材中国传统哲学观点“天人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和谐”;仿生学直接源自自然;人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4、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是人的本性。 【高分作文】 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广东一考生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电视等的出现,使“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成为了可能。通过科技,我们不仅能看遍世界的美景,还能更深入地探索自然的奥妙。 【素材运用亮点1】引用人们熟悉的俗语,生动诠释了现代科技的作用,为下文即将摆出的中心论点做好了充分铺垫。 科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让我们更好地感知自然。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见了世界的壮美与辽阔。日前,一组“世界与内蒙古撞脸”的图片在网络上走红。从图片中我们能看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景点在许多地方与内蒙古有异曲同工之妙。网友们纷纷感叹,要是没有科技,我

5、们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现内蒙古那具有“国际范”的美。的确,如今的人们身处互联网时代,不出家门,我们就可以看见内蒙古广阔无垠的草原,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气势。这要是放在古代,人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惫。在偌大的世界里,人是渺小的,只有通过科技,才能满足我们对自然无限的好奇心。 【素材运用亮点2】以网络上热传的“世界与内蒙古撞脸”图片,来论证分论点“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素材鲜活,富有时代气息。随后引用古代名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素材古今交融,语句富有表现力。同时,作者引用名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反面论证分论点。 科

6、技总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通过科技,我们无需实地考察,就能从宏观上把握自然,感知自然。尼泊尔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全世界为之悲痛。而有了科技,我们得以换一种方式心系灾区。通过电视,我们了解到灾区的各方面情况。通过上网,我们还能了解到尼泊尔此次灾难发生的原因、震源深度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种气象灾害等等。科技拉近了我们与尼泊尔的距离。有了科技,我们对自然的感知就不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我们能更加理性地面对自然,对自然常存敬畏在心间。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在一个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科技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的想象,推动了我们去探索。回首在科技不那么发达的时代里,哥伦布历尽艰险发现新大陆,却未发现那不是他所向

7、往的亚洲;近代中国人因为科技落后而缺乏对世界的了解,妄自尊大我们要好好利用科技,开眼看世界,更好的感知自然,利用自然。 【素材运用亮点3】为了论证“科技总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这一分论点,作者首先引用了全世界通过现代科技了解尼泊尔大地震的事例,素材源于新近发生的自然灾难,震撼人心,让人身临其境。随后一段从反面的角度,以排比的方式引用了两个素材即哥伦布未找到亚洲与近代中国人缺乏对世界了解,进一步论证科技的重要性。 日前,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师辞职信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辞职信。我们在最大限度利用科技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迈出脚去看看,生活,毕竟还有诗和远方。 总而言之,在这个不断向前发展

8、的时代里,科技的出现总是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感知自然的。我们应感激科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素材运用亮点4】文章结尾处引用时下人们热议的教师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素材鲜活,语言略带幽默,富有情怀,发人深思我们在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同时,也不要忘记迈出脚去看看 【阅卷现场】 1.素材丰富,角度多元。本文从不同角度引用了丰富的素材来论证观点,素材角度包括古代的与近现代的,中国的与外国的,事例与名言俗语,等等。丰富多元的素材增强了内容的厚度与论证的力度。 2.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作者引用“世界与内蒙古撞脸”图片的事例与现代科技传播尼泊尔发生8.0级大地震的事例时,内容比较翔实,让人感同身受;分析也很透彻,让人深受启迪。其它素材则根据论点进行了巧妙的提炼压缩,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观点,使全文论证更为周密。 3.正反对比,辩证说理。文章采用正反论证的方式论证了分论点“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正反论证使论证更富于变化,论点更加鲜明。同时末尾部分不忘在充分肯定“最大限度利用科技的同时”,引用时下热议的教师辞职信鼓励人们“也不要忘记迈出脚去看看”,使说理更加辩证严谨,令人信服。 编辑/于智博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