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悬想”与对策分析(中).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9579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悬想”与对策分析(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悬想”与对策分析(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悬想”与对策分析(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悬想”与对策分析(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悬想”与对策分析(中).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悬想”与对策分析(中) 这是使用全国课标卷的河南省近三年的高考成绩分析柱状图(发布于2018年第22期招生考试之友)。观察该图,我们发现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得分在高考八个模块里最低,连续三年没有突破50%的得分率。这样超低位运行,至少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命题方注意到这一情形,也试图从命题方面改变这一态势,但是目标仍然难以达到;一是备考方注意到这一现象,却仍然没有拿出适宜的备考对策,甚而从高一年级开始,论述类文本教学便没有达到其有效性。 特此,我们建议考生考前强化如下几点能力,以提高我们对高考论述类文本以及试题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得分率。 二、论述类文本 1.

2、强化理据意识。论述类文本使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有理有据是其基本语言规格。特定的观点总是建立在特定的事实基础之上的。而且高考所选的论述类文本中,论据表达呈现微型化态势,与广大中学生所写议论文中的论据有巨大差距。如“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是2018年考纲题型示例选文中的一段,如此精短的文字就有两层理据关系,都是举例证明。这里再看2009年高考全国课标卷论述类

3、文本阅读中的一段文字。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

4、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这样的一段文字,其内在“肌理”却相当复杂微妙,当须深究。 (1)“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是理,而关于王之涣对自己诗作的自信、李白流行的时限性都是据,这里是举例论证,层次较大,但还算通俗易懂。 (2)王之涣的自信是据,“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是理,而“这说明”则是标志。 (3)“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这一句就是理据互现的“

5、组织”,其中“杜甫的诗,难以流行”是理,是结果,“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是据,是原因。 (4)“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也是这样的“组织”。其中“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是理,“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唐诗原本具有歌词性质)是据。理清这里两个微型“组织”,再见到当年第3题B项(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就不难发现其理据关系的错位与杂糅。 (5)“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是理,其依据是“这个意义”指代的内容,这里再见判断代词所指的重要性。“这个意义”概括的是

6、上一段内容,即“即使唐诗其流行也有时限性”或者“歌词的流行具有时限性”。理解了这一句,再见当年第2题A项(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也知其中“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实质是对“即使唐诗其流行也有时限性”的偷换。 3.强化句式以及句式转换的意识。论述类文本阅读靠语感,但是更靠语理。据我们观察,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多针对具体的句子,选项多是句式变换而来。经常考到的句式有否定句、因果句、条件句、判断句等,还有一种句子,字数不多,其中含有指代性词语,如“意境就是如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等,我们称其为“缩略句”。由文本句“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变换成“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其间因果发生了错位。 (编辑彭宇)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