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及对策分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9653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及对策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及对策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及对策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及对策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及对策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及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南南合作特别局( SUSSC)的研究指出, 大约有100万斯里兰卡儿童留守在家中。在菲律宾, 估计有880 万 900 万的儿童与父母一方或双方分离。在摩尔多瓦, 一项研究估计0-14 岁的儿童中有31%被父母中的一方留在了家中, 有51%被父母双方留在了家中。而在我国,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数据显示,现今我国农村人口674149546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2018年底的农村贫困人口有2688万。农村留守人员数量庞大,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留

2、守老人达4000万、有4700万留守妇女、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而且这些数据在逐年扩大。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农村社区,与父母长期分离生活,因此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诸多教育问题,值得关注。 一、湖南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湖南作为外来务工人力资源的输入大省,同时,也是农业大省,外出务工人员带来农村大量留守人员的出现。 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导致留守儿童受教育环境缺失 自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来,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中,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放,生计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土离乡,外出务工、经商,加大城市就业、交通、住房等压力,进城的农民由于体制性原因不能成为城市居民,妇

3、女、老人、孩子继续留在农村,使得农村出现“空壳化”趋势。教育资源,公共设施的建设在农村基本上较少投入,即缺乏建设的基础,也缺乏建设的主力军。城乡教育差距悬殊,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面临教育资源的匮乏,同时农村干群矛盾激化、农村治安状况恶化、农村文化倒退、土地抛荒严重、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基层社会管理组织无作为、农村留守人员的社会环境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十八大提出要“通过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国家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逐步重视。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得留守儿童处于学校教育的边

4、缘地位 “现实中的农民进了城,制度中的农民没有进城”,农民工及家庭在城市生活依旧面临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限制。例如有些地方限制农民工子女上学,有些则需递交额外建校费。较高费用、户籍限制等高门槛将农民工子女拒之校外。高考制度中也规定考生要求返回原籍地参加中考或高考,各地教材选用不同,使得农民工子女面临转学后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因此只能将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留守儿童在高考制度中,处于弱势及学校教育的边缘地位。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使得九年义务教育难以得到有效推广 农民工流入城市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由于居住条件,生活成本,城市归属、城乡二元结构

5、壁垒决定农民工不会将子女带在身边,子女不得不留守在原籍地农村。两地分离,使得留守儿童所在家庭照顾和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关爱和监护不够,一般留守儿童均为爷爷奶奶隔代教育,或是委托亲戚代为管理,这些监护人,由于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这使得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偏远地区,不能得到有效普及。在调研中发现,50%的农村留守儿童会在小

6、学毕业后,选择到外打工,或是中途退学,留在家中照顾生病的父辈。这使得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丧失。 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支持网络缺乏,造成留守儿童诸多成长隐患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在湖南农村的问卷调查及走访中发现,有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由于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父母的现场教育,家庭教育处于缺失状态,造成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缺乏,大量的留

7、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成长障碍,情感淡漠,性格内向偏激,容易受外界诱惑,缺少分辨对错的能力,容易出现青少年的偷盗,放火,抢劫等社会行为偏差,带来留守儿童的诸多成长隐患。 二、湖南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遵照青少年成长需要的特点及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功能的缺失对于儿童期成长具有重大影响,也因此,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普遍存在心理,生理,社会等一系列的成长困境。如下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面临父母外出打工的现状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较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的偏差,由于亲情缺失,带来心理成长的阴影。比如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沟通

8、的能力,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等心理特点,这些成长中的心理状态,对其的健康成长带来影响,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课业辅导及学习辅导需求 由于学校教育资源匮乏,教师资源偏少,回到家中,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年长的祖辈无法在孩子的课业辅导上获得帮助。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也很难对高年级的学生给予功课辅导及学习上的支持。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监管缺失。由于家庭生活的需要,很多孩子在放学后,必须要帮助家人干家务,干农活,这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业得不到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留守儿童面临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 由于监护人的缺位,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艰苦,儿童正

9、是长身体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城市儿童,是需要备受父母及亲友呵护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农村医疗条件缺乏,留守儿童在生病的时候,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这使得留守儿童在身体,饮食,心理等方面缺乏照顾。 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监管缺位及现在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在湖南农村留守儿童的男女比例大约

10、为男孩占53.71%,女孩占46.29%。其中女性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受到人身伤害,比如被抢劫,殴打,拐卖,甚至性侵犯。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存在严重不足 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我省作为全国劳务输出大省之一,留守儿童的问题较为普遍。大量的人口外流,使得农村原有的乡里乡亲,邻里互助的局面遭到破坏,尤其是我省农村很多为丘陵或是山区,农村居住较为零散,学校的分布比较分散,同时农村当地的社区居委会组织建设较为薄弱。地缘结构带来的优势逐步被分裂。留守儿童居住在农村的家中,面临家庭、邻里关系、学校支持、社区照顾等多方面的确实,导致留守儿童

11、的社会支持网络严重不足。 三、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破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难题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都必须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相互配合。 政府重视,政策上影响,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从政策上发挥作用促进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投入,实现城乡的教育公平。 教育部门采取行之有

12、效符合留守儿童需求为本的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地区留守人士的高度重视,使得地方各级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已在不断探索建立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网络体系。比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使得留守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对学校硬件,软件的投入。从教育的制度上给予农村和城市的同等机会,比如取消高考的户籍地限制,使得农村孩子具有在城市读书和农村读书的自由选择权利。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构建留守儿童的本地社会支持资源网 以加强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资源为策略,通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构建留守儿童本地社区的社会支持网络。建立以父母,亲

13、属为主体,基层组织的统筹,学校帮护为一体,促进农村基层社区内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通过农村基层建设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 加强农村地区社会服务开展,积极回应留守儿童的需求 十八大提出,要加强政府职能转换,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体制改革。可以通过政策上扶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社会服务的投入,尤其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和农村社区工作的开展,积极回应社区里的各种需求。通过社区建设,凝聚社区力量,依托专业服务回应留守儿童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 发动公益力量,筹措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儿童成长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社会普遍性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多方关注和支持。湖南的公益发展氛围浓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志愿者及社会团体发展迅猛,媒体力量强大,可以通过发动公益力量,媒体资源,筹措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搭建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为他们送去关爱,回应留守儿童的身心、教育、成长的需要。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