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教学中的运动系统训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9694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奏教学中的运动系统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演奏教学中的运动系统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演奏教学中的运动系统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奏教学中的运动系统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奏教学中的运动系统训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演奏教学中的运动系统训练 钢琴演奏是人类快速运动的一种形式,因此它符合人类运动的普遍特征-需要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共同参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钢琴教学将目光转向了钢琴演奏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训练。但是笔者认为,大脑的掌控固然重要,运动系统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钢琴教学分为三个学派手指学派、解剖-生理学派和心理-技巧学派。手指学派强调高抬指和避免手臂的参与,解剖-生理学派强调重量弹奏和放松,心理-技巧学派认为神经中枢才是控制钢琴演奏的根源。无论是哪个学派,他们共同的目标都是试图通过探索更完善的演奏法来表达自己理想的音乐。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这些演奏法大体分为两类1.研究直接参与演奏的外部形式运动系统;

2、2.研究控制身体和表达思想的内部机制神经系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钢琴教学将目光转向了钢琴演奏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训练。笔者认为,大脑的掌控固然重要,但是运动系统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运动系统又称骨骼肌肉系统,主要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运动,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虽然运动系统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但同时运动也会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感觉和反射性的传入,从而保持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同时运动也对大脑的功能重组和代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钢琴演奏作为人类运动的一种形式(而且是快速运动),必然需要得到运动系统的充分支持。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我们也不能仅仅注重中枢神经系统的训练,必须要在强

3、调中枢神经系统的训练的同时,充分结合运动系统的积极配合,做到大脑和身体的平衡一体。 一、建立“桥梁” 一个好的音乐鉴赏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好的钢琴家,纵使他的艺术修养再高,没有长时间的与钢琴接触和练习,是无法演奏出好的钢琴音乐的。因为他对自己的运动系统不熟悉,不知道如何通过控制自己的骨骼肌肉来发出好听(自己想要)的声音。如果我们总是在读谱和分析作品,试图通过理性的思考去建立乐句和乐段,我们会失去了和钢琴亲密接触的联系,和在运动时体内流动的能量。 钢琴家的通过神经系统来支配运动系统的运作,同时与钢琴取得联系,如此看来运动系统是神经系统与钢琴的“桥梁”,有着联系两者的重要作用。考切维斯基在钢琴演奏的

4、艺术一种科学的方法中提到“认为我们那双最忠诚而且毫无努力意识的手,能够再现我们音乐意图中最复杂难懂的产物,是很天真的想法。”每位钢琴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很多具有音乐才能的学生,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会在发展手指力度和灵活性上遇到困难,而且困难不小。就如同如果作为重要媒介的运动系统“桥梁”断了或是流通受阻,我们的大脑依然无法与钢琴取得良好的“沟通”。 所以为了让大脑和钢琴可以对话,我们首先要建立“桥梁”需要充分让运动系统接受并且准确地执行到神经系统发出的信号。从运动的角度来看,由骨骼肌产生动力,关节是枢纽,骨骼是被动的部分。我们需要充分让骨骼肌产生动力,骨骼作为支撑和传递,同时保持关节枢纽的通畅无阻。

5、 肌肉的活力是钢琴家演奏的生物学基础,而实验表明,肌肉横截面的大小对肌肉的活力有影响横截面越大肌肉的活力越强,小则反之。而肌肉横截面的大小由肌肉蛋白的含量决定,肌肉使用的程度越高,肌肉蛋白的分解与重组越快,所以肌肉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增强其活力,肌肉这种“用进废退”的特点也说明了在钢琴上练习的重要性。然而过度追求强大的肌肉会影响肌肉的灵活性,而灵活性是钢琴演奏者必须拥有的特质之一。 只有肌肉的运动却没有骨骼的支撑,那人只是一滩肉。骨骼像钢筋一样支撑着人类的身体,起到了力的传递作用。如果骨骼未发育完全,过多地使用会导致其生长变形,这也是为何琴童不易过早学琴的原因之一。 关节在人体运动中起到了支点的作

6、用,其中的关节软骨有承受力量,并且将作用力吸收、缓冲和均匀分布的功能。而钢琴演奏本来就是通过力的传递使钢琴发声,所以作为枢纽,关节的使用在钢琴演奏中不可忽视。充分保持关节的通畅是力与力在骨骼中传递的关键。同时关节的柔韧性在运动中起到了平衡、灵敏和速度的作用,关节受伤后会使力的吸收作用降低,而且损伤后不易愈合,所以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预防关节受伤等职业病的产生。 二、适应并信任自己的身体 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手指的运动状态,但是依然无法灵活的运用,就如同一个孩子,他知道要伸手去抓东西,但是总是抓空。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让骨骼和肌肉熟悉这一运动过程。 练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适应

7、的过程,特别是技巧的练习。我们的手指一旦熟悉了音与音之间的跨度,不用眼睛盯着看,我们也能顺利的完成音乐的演奏。 在练琴的时候我们需要去注意你的身体想要怎样去运动。玛德琳娜在练琴的艺术中提到,虽然说钢琴演奏者的手有独立的意识这个理念很奇怪,但是当你在弹奏一个音符时,手臂会倾向于在下键过后以某种方式再运动下去,这个信号并不是大脑发出的,而是你的身体自己告诉你需要这样做。这是一种自由的运动,这种自由有可能是好的,但同时也有可能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比如抖手腕、塌手指等一些坏习惯。但是同时,人类会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如果你的身体做出这种运动的倾向是为了保护你的运动系统,而你却因为老师的教导和理论书上所说的

8、方法强硬的改变这种运动倾向,你可能会自己弹的很别扭,甚至对自己的运动机能造成伤害。 想要弄清楚这种运动倾向究竟是有益于演奏或是有害其实也不难,如果在弹奏的时候觉得舒服,而且对音乐的发展和音色的表现有帮助,那基本上这种运动倾向是有益的。但是如果在长时间弹奏后觉得别扭,打断了音乐的流动性,甚至自己感觉到了不适和疼痛,那么请赶紧停下“痛则不通”。 在一些时候,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出自己弹琴的状态,如果演奏时感觉到身体特别自如,音乐随身体的运动自由的流淌出来,这时的音乐听起来也会比较舒服。如果你在演奏时感觉身体特别疲惫,而且无法自由的控制双手,那么弹出来的音乐也会有一种苦涩的感觉,所以在练琴的时候我们需

9、要信任运动系统给我们最直观的反馈。如果在长时间练琴后感到双手不受控制,那就是身体在告诉我们需要休息一下了。这时候我们需要站起来运动一下,做一下简单的运动来调整整个运动系统机制。很多钢琴演奏大师都认为练琴的时间不应超过一个小时,有一些甚至建议每半个小时就休息十五分钟。教师在这方面也要让学生注意,切勿在身体不适的时候还要强迫自己练琴,企图通过练习来改变这种不好的状态,通常这样坚持的结果只会越来越糟,同时还会有损我们练琴的自信心。 在上台演出时我们也需要这种对身体的信任,特别是在背谱方面。通过长时间的练习,运动系统已经充分适应了这种制造音乐的运动方式,会下意识的演奏出音乐。就像一些钢琴演奏者在琴房已经可以通过肌肉背谱完美的演奏乐曲了,但上了台却一定要去想下面一个究竟要弹什么音,或者拼命的回想谱面上的记号,这些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你的身体不适应这种运作方式,加上舞台恐惧等一下心理因素,演出注定不会成功。所以在演出和在人前演奏时要高度的复制你在琴房一个人的演奏模式,只有做到“舒服”的演奏,才能发挥你应有的演奏水平。 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