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9724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0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90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90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0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0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培养.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90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培养 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通用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综合素质的培养,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高校实验室综合素质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从年龄层次、心理品质、基础理论、专业素质等多方面探讨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验室综合素质的培养情况。 环境工程是为解决环境问题而设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创新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是理工科学生应具有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两者相辅相成,基础知识是综合素质的基础,综合素质由基础知识内化而成,综合素质高能反过来促进基础知识的

2、消化和巩固。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育人、树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对其心理素质、专业素养和人生观有很大的影响。 一、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工程学科的课程设计安排及教学体系已日趋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及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环境工程专业偏重于理论教学,仅将实验教学视为理论验证手段,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论创新能力等实验室综合素质的培养很不利。 环境

3、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实验教学模式不合理。环境工程专业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开设基础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等一系列实验教学环节,但这些实验教学模式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即在已知明确目标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操作、分析,验证教科书或实验讲义中的公式、定理和结论。实验考核机制不完善,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不充分,这是实验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验评价中,仅仅以实验报告作为评价标准,忽视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操作规范和熟练程度的评判。 2.学生实验态度不端正。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评价机制缺乏合理性,导致学生的实验态度有极大的问题。实验教学课

4、程按照专业课程划分,由课程教师统一对学生进行指导,并有完整的实验讲义供学生参考。这导致学生只需在实验教学中按照实验讲义内容来做,不需要在实验教学前进行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和预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也不需要有过多思考,这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此外,还可能导致学生抄袭他人实验报告,编纂实验数据或参数,蒙混过关,严重影响对学生基本实验素质的培养。 3.实验教学的片面性。由于实验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安排,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仅仅局限于某些方面,导致学生实验室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只能根据自身经验和能力开展工作,对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没有一致性,侧重点不完全相同,使得

5、有些实验课程强调基本实验素质的培养,有些强调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有些课程缺乏对学生心理德育素质的培养。 二、实验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阶段,高校实验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偏离了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初衷。本文将从年龄层次、心理品质、基础理论、专业素质等多方面,探讨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培养问题。 1.年龄层次的思考。现阶段,大学在校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未来将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高校教育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实验室综合素质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形式,显得尤为重要。实验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

6、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创造力的发展是一个有限扩展系统,当人达到一定年龄,知识经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最高峰)后,再想有所突破会很困难,创造力会逐渐衰退。大学阶段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关键时期,因为本科生乃至研究生大多处在1825岁这个阶段,是人生最富有创造性的黄金时期。因此,高校实验教学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对学生实验室综合素质的提高极其重要。 2.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养成。现阶段的大多数学生在家中娇生惯养,备受呵护,进入高校前所经历的挫折和磨难少之又少。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多集中在学习成绩上,并未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在经历困难时,这些学生极有可

7、能会手足无措,无法冷静正确地面对和处理一些事情。面对这种情况,实验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便能有很好的解释,如不能真实完整地完成实验教学要求、杜撰实验数据、抄袭实验报告等。因此,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应引起足够重视,对高校能否培养出高修养、品质出色的综合性人才起到关键性作用。 3.基础理论的教育。在对高校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心理素质做出分析和探讨后,我们更能确定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基础理论教学是顺利开展一切实验教学和实践的关键,如实验原理和实验材料性质的掌握、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基本实验素质和实验态度的确立等,这些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先决条件和开展研究的基础,没有打好这些基础,更进一步

8、的学习和创新都只是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学生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更多问题。对于环境工程学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验与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等化学知识的掌握息息相关。环境工程学科的大学课程还会开设基础化学、物理化学与有机化学等化学相关课程,并有更多的与专业相关的生物化学、环境微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等课程,可以更好地帮学生巩固和完善基础知识。然而,相应的实验教学不能仓促开展,应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前进行实验基本知识、技巧等的摸底测试,安排相应的预实验,提前培养学生的实验仪器规范化操作和实验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将基础理论转变为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有所顿悟和创新。 4.专业素质

9、的培养。在学生心理品质和基础理论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我们可通过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环境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拥有特色、优势的综合性学科,不仅要透彻掌握环境科学类知识,更要增强综合分析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现场经验。专业实验教学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本专业设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废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等一系列特色学科,并配有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专业素养不仅包括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充分掌握,更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的科学能力。因此,专业实验教学不应局限于高校实验室内,应与实验教学实习相结合,多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教学机制。在充分培养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接触工程和社会的机会,进一步将学生培养成素质高、创新强、实践足的综合性人才。 现今,高校教育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实验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以及对实验教学对象的不断思考,在培养学生强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又能保证其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中流砥柱,这是当今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所在。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