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新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0485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新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新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新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新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新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新思考 由“互联网+”的内涵阐释它的出现,对各行业尤其是教育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并反思当前中小学环境教育面临的一些困难,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模式为中小学环境教育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8年度专项重点课题“基于雏鹰计划的中学与大学人才培养衔接模式研究”(编号2018-JC-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互联网+”一词系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在2018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自提出来后一直被?V泛关注,特别是2018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

2、中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该词的热度更是迅速上升。一时间,互联网可以与任何行业挂钩,“互联网+旅游”“互联网+通信”“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以至于任何行业使用了互联网,与互联网沾点边,仿佛就可以挂上“互联网+”这个“高大上”的头衔。究竟“互联网+”与大家熟悉的信息技术有何不同,它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变革,怎样利用“互联网+”为教育事业服务,都是教师面临新事物时必须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晚,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存在环境教育方式和途径较为单一、成效不够显著等问题。借“互联网+”的春风,为我国环境教育谋求新发展、谱写新篇章,是开发“

3、互联网+”教育功能的一项新任务。 一、对“互联网+”的基本认识 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阿帕网,后泛指全球性的互联网络,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 。“互联网+”中的互联网是指一种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而“+”是代表互联网对其他各行各业的催化作用,通过新形态的互联网来引爆传统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和各行业的简单相加,一触网就是“互联网+”了。有学者认为“+”是刀、斧、锯,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他们认为“互联网+”的本质是破碎与重构。“互联网+”将会打破根深蒂固的、僵化落后的思维模式,带来一

4、场思维变革,将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与各个行业深度融合,促进各行业改变固有运行管理理念,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行业模式、思维模式。 二、“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早期信息技术走近教育时,以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等为代表的硬件多媒体设备以其优质的视听综合效果、超大的信息量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极大和冲击,因其便利性和实用性而迅速被广大师生接受。信息技术的核心互联网也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应用于教育领域,如各高校的网络学院,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慕课”。“慕课”的出现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当今“互联网+”的热度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它给各行业包括教育界带来的影响是颠覆以往任何一次外在、

5、显性的变革,从思想根源打破僵化理念,推动行业创新。它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人手一部掌上电脑,将翻转课堂、微课、网络学习、在线学习等炒得如仙女下凡一般,但是会上网查学习资料,会使用在线学习课程就算“互联网+教育”了吗?那么这和原来的从书本上找答案,在教室里听课又有多大差别?对教育教学理念变革的推动和催化作用又如何体现?“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生从网络上获得的知识量、信息量大大超过课堂,教师和课堂将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和授予者,课堂作为学生求知主渠道的传统地位被撼动乃至打破。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教什么、怎么教?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

6、将打破原有学科知识体系、专业范畴,教育者将重新建构知识体系,这将对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及学科间教师的整合提出新要求。丰富、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大量涌入课堂,优秀教师资源大量涌入网络课堂,当下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应新形势,每个教师都需要对自己重新定位。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融合,无疑会对当下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等提出新的挑战,若不积极思考应对,就有可能在互联网浪潮中被淹没。 三、我国环境教育现状与面临的困难 1. 对环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国家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缺乏专业教师 虽然在中小学涉及环境教育内容的各学科都有对环境知识进行整合和渗透,但是没有系统的教材、课程

7、及课程指导纲要,就会出现环境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部分知识在各学科间重复出现或缺失的情况。缺乏环境教育专业教师,使得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及环境教育知识普及受制于学科教师的环境素养水平。环境科学专业教师至少应具备开发环境科学教育课程的能力,组织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能力、环保行为技能等创新能力。 2. 环境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方式途径单一 重视环境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包括环境道德感、责任感、价值观及环保实践能力等在内的环境保护素养的整体水平提升,环境教育主要依靠宣教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情感。因此,出现中小学生环保知识水平高,但是环保意识、环保行为水平较低的情况。 3. 环境教育

8、普及面不大 目前主要开展中小学、高校等在校学生的环境教育工作及相关行政人员培训,而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环境教育应是面向全社会的终身教育内容。 四、开发“互联网+”的功能为环境教育服务 1. 吸纳“互联网+”的创新特质,提升学生环境素养 开发网络环境教育素材,建构环境科学课程知识体系,不断提升和完善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水平。“互联网+”的普及与深化不仅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的零星知识信息,填补认知空缺,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了解与世界同步的最前沿环保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将在外界获取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例如,生活污水的治理议题,学生必须

9、自己去了解生活污水的主要成分,调查其成分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学习污染物处理技术,提出处理方案。所有的步骤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正误之说,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和疑惑。学习者将关系复杂甚至互相矛盾的信息与知识碎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构建完整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最终实现知识创新。这种由被动学到主动学的学习方式的变化会使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极大地增强。 2. 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互动性,拓展合作学习空间 互联网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全球的合作伙伴都可以利用在线通信工具开展“face to face”的小组交流研论、同伴互助、资源分享等合作性学习活动。没见过原始森林的城市里的孩子也可以完成古树生

10、态环境调查报告,乡村中的孩子不会因为没有实验室而无法完成水质检测报告,中国的学生在教室里就可以和欧美学生一起探讨环保项目,观摩环境教育课程。 3. 借“互?网+”带来的变革力量,完成环境科学教师形象和观念的转变 善用发达通畅的信息网络资源,由学识渊博的导师形象转变为善于“授渔”的学习合作者,由重环境知识的传授改变为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帮助学生厘清各知识点关系,将零碎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网络,并内化到自身知识体系中。引导学生参与环保行动,在学习中逐步提高环境素养。如大众汽车“尾气造假门”事件发生时,环境科学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启发他们思考其背后的经济问

11、题、政治博弈及危机公关等方面的课题。让教师成为学生思想的启迪者、方向的引领者、方法的试验者、学习的合作者,师生间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4. 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促进环境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用互联网汇聚各学科的优秀教师,贡献每个人的智慧共同完成某一多学科的综合性环境教育教学项目。教师通过互联网各展所长,各学科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在这里汇集,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环境教育思想。例如,对于雾霾这一话题,可以产生雾霾的成因、雾霾的危害、雾霾的预防、雾霾的治理、雾霾治理对各行业的影响等等由雾霾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研究项目,涉及生物、化学、地理、政治、经济等多门学科。如果环境教育还是采用单一的教育模

12、式,就无法应对不断出现的复杂环境问题。 5. 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 互联网的智能化、可视化、交互性等特性将会使课程内容、课程外在形态、课程组织方式等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会将社会方方面面的环境问题,环境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知识理论及科技迅速充斥到基于互联网的环境课程,更新速度也将颠覆以往课程内容陈旧的状况。随着“互联网+”的渗透,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如结合区域优势、学校地理位置开发的基于网络学习的观鸟课程,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国际合作研究课程,野外考察必备常识课程等等富有本地特色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随着互联网的加入会更有生命力。 6. 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迅捷性,扩大环境教育的受众 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公布环境问题吸引公众对身边环境的主动关注;发布环保人物事迹,加深大家对环保的理解,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使他们通过亲身经验感受体会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关系;分享环境保护活动案例,提高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和水平。 虽然“互联网+”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倒逼教育制度、理念革新,但是面对挑战,一味抵制则会成为大浪淘尽后的失败者。只有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积极搭建“互联网+教育”模式所需新技术平台,加快转变教育观念使教育教学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国家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借“互联网+”发展大潮对教育的冲击,加快推进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发展。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