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0935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化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活化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活化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化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化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活化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化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产生化学,化学反映生活。高中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在研究的课题。 一、再现生活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出发,创造条件再现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如,我们在学习高一化学(

2、苏教版)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内容时,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汽车谈起“尼桑颐达在广告中的卖点是什么?”学生会想到“全铝合金引擎”。接着可以让大家从生活中或自己周围仔细寻找铝制品。这样,学生自然会进一步激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再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电脑图片(飞机、汽车、火车、船舶、导弹等),让学生思考制造这些物品之所以用铝,是利用了铝的什么性质特点呢?此时,让学生学习“铝的性质”就水到渠成了。 二、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中进行的特殊活动,是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的有机统一。由于高中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3、并从中引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比如,我们在学习“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时,为能让学生对“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产生深刻印象,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光导纤维产品图片光导纤维制作的花束、光纤运动帽、光纤棒球帽等光纤发光产品。这些立刻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产品的使用范围是什么?产品有什么特别之处? 因此,教师在新课的一开始就切入生活实例,利用了从心理认识上先入为主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因感到惊讶而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情洋溢,自然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捕捉生活素材,优化教学内容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要关注学生

4、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搜集生活中的化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化学原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有趣和丰富多彩。比如,在氯气的性质的学习中,通过对“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一起使用能否增强清洁效果?”这一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身临其境,并且在轻松的讨论过程中体会氯气的性质,让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也更加热爱生活。此外,教师还可以从新闻入手,挖掘新闻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一节就可以从暖气管道的腐蚀造成泄漏的事故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其充分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四、利

5、用生活经历,探究化学问题 化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是源于生活、扎根于现实的。教学中应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经历参与化学知识的理解、探究,使学生更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化学问题。如,在学习共价键相关知识时,可举生活中两方合作的例子,在讲课时从学生中选两名学生,两人每人拿出1元钱“合作”买东西吃,这两元钱好比是共用电子对,两个学生是两个形成共价键的原子。如果两人的体格相似,在共享美食时完全公平地均分食物,就形成了非极性共价键。如果一个人胖,一个人瘦,就有一个人吃得多些,这样就有了偏移,这就形成了极性共价键。通过简单的例子,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了较难的理论知识,学生

6、对这节课的印象非常深刻。 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究出化学问题的实质,使学生在经历生活的历程中感悟化学,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思想,实现了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将生活经历素材进行重新自主建构,培养了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或经历来探究和理解化学的能力。 五、回归生活实践,提高生活能力 达到对知识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就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考试而做题。学生的作业应该具有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因为生活世界是生动的,作业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知识也只有得到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化学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是学习化学的天地,应该把化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和社会化,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