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教案设计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1183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课程标准”教案设计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课程标准”教案设计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课程标准”教案设计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课程标准”教案设计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课程标准”教案设计的几点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课程标准”教案设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标?唯有教师备课、授课紧跟课标,才能不失课标。课标意识如何从说在嘴上变成落到课中?能否设计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教案,是课堂教学成败得失的关键。 一、课标是一节课的上位标准 课程标准不仅是专家编写教材的上位标准,也是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的上位标准。备课写教案,不能远离课程标准。在备课时,我们要找出课程标准中学段的课程要求,把学段的目标分解到对应的一节课当中。如,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分解到本课的有关要求是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掌握公式、解决问题

2、,都应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是关键动词,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体现“探索”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话向同伴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课堂的环节设计要体现“如何探索”, “探索”的过程要有自主学习活动。教学评价任务要紧跟教学目标,对应上述目标评价任务为“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这样把课标要求分解到一节课中的各个环节,才能做到课堂不脱离课标,做到教得有效。 二、准确叙写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我们常常写成三部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三类教学目标叙写方式,基本上割裂了三者

3、之间的联系。如何把三部分融为一体,三维叙述、立体化叙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三维叙述就是基于标准的叙述,不能机械地都按照三个维度来陈述,而应该从整体上来思考教学目标。要在三维目标的框架内确定教学目标的侧重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那么,如何把这一要求落实到每一节阅读教学课之中,如何进行三维叙写呢?下面以六年级课文唯一的听众为例,看两种叙写教学目标的不同。 方式 教 学 目 标 我的看法 三类 叙写 (分类叙写)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

4、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善待他人的品质。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分别割裂式地列出目标,且没有工具性目标,容易上成思品课。 三维叙写 (立体叙写) 1.通过自由朗读、同桌互助的方式,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 很明显,整体看,三维叙写的目标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作用,目标是具体的,也是可落实的。“通过朗读、互助的方式概括文章大意;通过默读等阅读方法,感受呵护和鼓励。”从目标的内容上看,三类目标也都包含在三维目标里面,既有朗读的要求,又有理解课文内容的要求,只要学生

5、能够感受到老教授对“我”的呵护和鼓励,自然能够逐步内化为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在三类叙写中,单独提出一条“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善待他人的品质”也只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至于在实际教学中,在有的课堂中,教师干脆穿靴戴帽,口头号召。这样的目标叙写不能起到课堂的主线作用,课堂成为虚化课堂。只有三维叙写,才能抓住关键,便于教学,便于评价。 要准确把握目标,要分解好课程标准的相关动词,避免“假大空”的学习目标。 防止“假”目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乡村四月,教学目标之一确定为“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是目标之一,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课

6、标里并未做要求,设置这样的虚假目标,学生也不可能通过一首诗就能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学习古诗,理解大意,体会意境即可。 防止“大”目标。有的教案中,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价值观应该是整个教育目的,而不是一节课的目标。也常有拔高的目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有的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显然,改为“通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更加贴近课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是贯穿在学期学年课程之中的,作为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有点“大而无当”。 防止“空”目标。如

7、“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这样的目标含糊其辞,难以评价,难以落实。 三、前置教学评价任务 有了三维目标,紧接着要设计评价任务,以保证落实教学目标。评价任务的设计必须具体、可操作。以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为例说明 目标 之一 通过口算“15-9”,对比各种口算方法,会选择优化的方法正确口算“十几减9”。 评价 任务 之一 回答两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15-9的”和“哪种方法算得又对又快”;选择又对又快的方法口算“13-9”;完成做一做第2题和第11页第2题。 这样的设计,目标与评价任务对应,但不一样,评价任务紧紧围绕目标,评价任务是具体的教学行为,是可以检测的行为。只要把评价任务落

8、实到教学环节,教师根据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便可以随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教学目标。这样的评价与教学联系得更加紧密,便于课堂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环节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好评价任务,要落实评价任务,就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目标、评价任务都指向学生,因此,教学环节中既有“教”的活动,又有“学”的活动。 以小学语文古诗课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教学为例,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初读, 感知大意和意境。 1.自学字词,旁批。 2.口头直译诗句。 3.朗读古诗,想象画面。 1.引入古诗。 2.指导学生直译诗句。 3.介绍黄鹤楼(文人聚会送

9、别之地)。 细读, 明理悟情。 1.小组合作探究“烟花三月”是什么样的季节?何为“烟花”? 2.组内讨论,组外汇报。 3.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春意美好及送别的依依不舍。 1.出示江南三月烟雨如画的美景。指导细读一、二诗句。 2.出示孤帆、天际、长江画面。指导细读三、四诗句。 精读, 品味文字。 1.讨论诗中同义词“之广陵”“下扬州”。 2.讨论体会阳春三月与烟花三月。 3.通过吟诵,体会意境之美。 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 2.引领学生吟诵全诗。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要设计好几个部分,即学习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学情分析分解课标并叙写教学目标列出评价任务设计教学环节。这样的教案让教、学、评相互统一,使课标得以落实,能够使课堂教学水平大幅提升。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