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1378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存在教学应试化比较明显、课程设置安排不合理、学生被动学习,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的问题.通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导研式的教学手段,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高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导研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充分考虑到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导研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就“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 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应试化比较明

2、显.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由于要应对高考及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导致数学教学应试化比较严重,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都是按照教学计划来安排,没能够考虑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受到限制.这样学生较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课程设置安排不合理.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课程设置不够灵活,很多时候,教师在学期开始之前就把课程安排好,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没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这样使学生一直在被动接受知识,不能真正理解和消化知识.这种课程安排,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影响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 3.

3、学生被动学习,主体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教师急于按照教学计划把教学内容讲解完毕,所以课堂教学缺少答疑环节.这样学生就会处于强化记忆数学知识的情境中,缺少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学生在遇到不理解的数学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指导,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有更多的数学问题,直接影响到数学的教学效率. 二、 “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提出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导研式教学,需要教师提出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从而调动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还应针对数学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让

4、学生在把握拓展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概率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掷骰子每一个面出现的概率是多少?”在经过学生深入探究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概率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拿几个骰子带领学生进行实践验证,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深入的拓展,如概率知识在“公平抽签”和“保险投资”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拓展更加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而“导研式”教学正好改变了这个局

5、面,有效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探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数学学习.如在学习正弦和余弦定理时,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针对数学基础、数学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 然后所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分别就“方位角”和“坡度”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有效掌握数学知识. 又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时,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有所差别,所以需要教师开展分层教学.针对不用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3.完善评价体系,科学布置课后作业.

6、 在“导研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逐渐完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在评价中很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有效总结,指出学生在“导研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学生的优势所在,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教师还应针对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应用等差数列的实际问题,如存款利率问题,从而让学生很好地巩固课上所学,提高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导研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同时,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导研式”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约编辑 安 平)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