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教学法.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1677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私人订制”教学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私人订制”教学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私人订制”教学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私人订制”教学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私人订制”教学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私人订制”教学法 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分层教学的理念,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运用“私人订制”教学法进行土木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升了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效,实现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10052909(2018)0100260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高等教育应担负的责任。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要求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宽的专

2、业知识和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工程创新能力2。如何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目前土木工程教学实践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土木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一教学内容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目前,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创新能力培养一般体现在以知识体系为载体的课堂知识教育中,以及以实践环节为载体的实验、实习和设计中。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今后的就业岗位自由选择教学内容,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传统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工程创新

3、能力的培养3。在这种教育思想下培养的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不注重综合素质和工程创新能力。教与学的关系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学习,其主体性和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抑制。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工程创新性也就失去了基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4。 (三)师资力量薄弱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来源较为单一,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不利于对学生工程实践的指导。同时,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科研能力较弱,没有结合行业发展的研究项目支撑,更谈不上科研成果转化和科

4、技创新,严重阻碍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传统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书面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理论知识和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忽略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显然不利于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探索新的考核方式,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和工程创新能力5。 基于分层教学的理念,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针对土木工程学生个体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在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实施“私人订制”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5、培养实效,实现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创新能力“私人订制”教学法的实施 (一)构建“私人订制”土木工程创新能力训练单元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面较广,主要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等工作,在校期间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咨询等方面的执业能力,同时要求获得一定的工程创新训练,具备一定的工程创新能力。然而,不同的就业岗位,对工程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因人而异,实行“私人订制”教学法。为此,主要通过问卷调查、QQ群、微信群、座谈等多种形式,公开向学生、教师、企业技术人员、校友等广泛征集工程创新能力训练单元。建筑工程学院根据实际情

6、况共设置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土木工程科技竞赛活动、工程岗位资格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五个创新?练单元,如图1所示。 (1)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由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自由组成创新研究团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在“私人订制”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研等手段,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的设计和研究条件的准备工作,然后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最后撰写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并进行成果(学术)交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分别设省部级、市厅级、校级、学院级四个层次。每年设省部级项目2个,市厅级项目3个,校级项目5个,学院级项目若干个。对立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经费支持,

7、其中省部级项目资助2万元,市厅级1万元,校级1 000元,学院级资助500元。项目研究期限为12年。 (2)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是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教师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承担部分研究工作,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科研项目名称、研究进展等由建筑工程学院办公室定期公布,每个项目参与的学生数控制在23人。 (3)土木工程科技竞赛活动指学生自由组成35人参赛团队,参加由教育部、教育厅及其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学院组织的学科竞赛活动。目前开展的学科竞赛活动主要有厅级和校级的结构设计大赛、工程测量大赛、CAD绘图大赛、工程计量计价大赛、招投标模拟大赛等。如结构设计大赛由学生自主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并通过试验和计算机模拟进行方案优化。 (4)工程岗位资格考试。为了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对在校生实行双证制,即学生毕业时除了获得毕业证书外,同时取得一个或多个现场岗位证书。目前开展的岗位资格考试主要包括二级建造师、造价员、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安全员、监理员等。由学生选择考试岗位,自主学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参加统一考试。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